今日镇江讯 “你好!请出示身份证,通过视频进行答辩。”昨天上午,2020年度急需紧缺人才中级职称工程系列、建设系列考核认定评审会开评。受疫情影响,评审会通过视频形式进行答辩。
这是继1月16日农业、乡土、工美专业评审会后进行的又一场评审。因疫情防控需要,避免人员集中,评审会分两场召开,共有60多人参加评审。
在上周的评审会上,参评人员现场面对面答辩。“参加的项目不少,你在其中具体负责哪块?个人技能偏重哪里?”评委方舒问。有备而来的万宁回答:“主要从事室内设计,也是项目的负责人。”方舒告诉记者,万宁申报的材料扎实,对行业较为熟悉,奖项也够了,符合工艺美术师的评审要求。
51岁的万宁毕业于当年的八中美工班,毕业后分到政府机关从事美工工作。在实践中又学习了室内设计,他在上世纪90年代下海搞室内设计。万宁坦言,虽然学历不高,但他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学习新技术新技能,追踪行业发展的最新趋势。以前一直忙于生意,不知道有考核认定职称的渠道,这次在网上看到认定的消息,便立即报名。“有了专业职称,也是对自己多年来的专业技术的一个肯定。”他说。
乡土人才参加乡村振兴技艺师认定的热情不减。来自恒顺米业的康文斌大专毕业后先在采供部门工作,2005年开始从事粮食物流等工作,在丹阳、丹徒以及连云港等地乡村都有基地,一直与农村打交道,这次报名参加乡村振兴技艺师认定。37岁的刘光东自从18岁进入美发行业后,便一直从事这行,如今已在镇江开出17家门店。他告诉记者,过去一直忙于生意,也不知道到哪里评职称,这次带着两名主要助手一起来参加认定。下一步,将动员更多人参加认定,让他们在社会上获得更多的认可和肯定。
在昨天评审会上,评委于栋看完参评人员提交的材料后,来到评审区的视频答辩室。工作人员连线身在丹阳的耿云,很快屏幕上出现他的脸。“你在丹阳创办的公司现在运行情况怎样?”“疫情防控以来护目镜检测需求多了,去年一年出了1000多份报名。”
参评的耿云大学毕业后先是进入外企,从事进出口检验工作,后来回丹阳创办公司,此次申报认定质量检验专业工程师。一番交流后,于栋告诉记者,这位参评人员综合素质较高,专业技术水平达到认定中级职称的要求。
镇江船厂的傅锁林虽然只有初中文化,但焊工技能过硬,即将拿到高级技师证书。评委通过视频,询问了企业焊接自动化程度等实际工作中的问题。52岁的他告诉评委,自己已从船体车间主任调任质保部副部长,主抓焊接质量。评委表示,虽然他学历不高,但从他的工作经历看,技能水平出类拔萃。
“现在一些技能人才开始参加职称评审和认定,进一步拓宽他们的成长通道。”市人社局专技处相关负责人表示,人社部近日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的实施意见》,提出破除身份、学历、资历等障碍,支持高技能人才参加职称评审和职业资格考试,进一步贯通了高技能人才发展通道,搭建起技能人才成长立交桥。
“职称认定与平时的职称申报有所不同。参评人员可能在学历、工作年限等上不符合正常申报要求,但他们业绩突出,从事多年相关专业工作,而且对单位作出了贡献。”评委潘仪凯说,认定对参评人员的学历和论文的门槛虽然降低,但对他们的实际工作业绩要求更高,就是要通过答辩,找出有真才实学的人,淘汰那些不够格的走捷径的人。 (全媒体记者 沈春来 马原 戴莉萍 )
编辑:方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