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中共镇江市委关于制定镇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2021-01-01 10:08

中国共产党镇江市第七届委员会第十二次全体会议,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指示精神以及省委十三届九次全会精神,就制定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提出以下建议。

一、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

1.“十三五”时期镇江发展取得重大成就。“十三五”时期,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环境和前所未有的风险挑战,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牢记习近平总书记“镇江很有前途”谆谆嘱托,以“跑起来”的奋进姿态,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强富美高”新镇江建设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即将胜利完成“十三五”规划主要目标任务。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预计202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均值分别达到4250亿元和13万元,服务业增加值占比超48%;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两大主导产业销售收入占规模工业销售比重达到38%,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到46%,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翻番,上市挂牌企业达到387家,镇江高新区实体化运作,荣获“国家知识产权强市”称号。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戴庄经验”在全省推广,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通过验收。重点领域风险有效控制。连镇铁路、五峰山大桥、新312国道、镇丹高速、丁卯高架等一批重大交通设施建成通车。百姓生活实现新提升,居民收入持续增长,脱贫攻坚任务全面完成,204个经济薄弱村全部达标,2万多名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全部脱贫。茅山老区扶贫开发取得明显成效。民生实事扎实推进,城镇新增就业累计38万人,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清零,实现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市级统筹;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比位列全省第一,高校园区建成启用,江苏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组建招生;创成国家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示范市,国家卫生县城实现全覆盖,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实现程度超过90%;人均预期寿命超过78岁,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成效显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生态环境彰显新优势,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果显著,“263”专项整治行动深入推进,空气环境质量改善幅度、水环境质量位居全省前列,长江豚类自然保护区等一批突出问题彻底解决,长江沿岸造林绿化5700余亩。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基本消除,获评国家海绵城市优秀试点。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取得积极成效。国家低碳试点城市稳步推进。社会文明达到新高度,涌现出赵亚夫、王华、糜林等重大先进典型,“啄木鸟行动”文明创建经验在全国推广,全国文明城市实现“三连冠”。率先在全省实现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行政村(社区)全覆盖,创成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入选“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城市”,西津渡创成国家级城市中央休闲区。地方立法、基层网格化治理不断深化,获批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蝉联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长安杯”。改革开放催生新动能,“放管服”改革取得显著成效,政务服务事项不见面率超过96%,生态文明综合改革、国资国企改革、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教育综合改革等重点领域改革纵深推进,入选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通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2.坚定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加速奔跑。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江苏要紧紧围绕“两个率先”光荣使命,在扎实做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工作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这篇大文章,努力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特别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后视察江苏更进一步要求,江苏要着力在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上争当表率,在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上争做示范,在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上走在前列。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镇江殷切嘱托“镇江很有前途”,与“强富美高”的总目标总定位、“两争一前列”的新使命新任务内涵一致、要求一致,既饱含着更高期望,也赋予了更大责任。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站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高度,把“两争一前列”作为镇江现代化建设的纲领性要求,体现为镇江“三高一争”的新成效,不断把“强富美高”新镇江建设推向新的高度,奋力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让“镇江很有前途”跑进现实。

3.新发展阶段镇江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镇江发展仍然处于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相互交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宁镇扬一体化发展等重大战略机遇在镇江交汇叠加。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国际环境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突出,镇江仍处于高质量发展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一是产业结构整体处于价值链中低端,科技创新亟待突破,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更加紧迫;二是融入区域一体化缺乏广度深度,紧抓长三角一体化、宁镇扬一体化战略机遇,在融合发展中实现新路超越更加紧迫;三是各板块发展、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比较突出,优化发展布局,破除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障碍,促进市域均衡协调发展更加紧迫;四是生态环境治理任务繁重,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推动绿水青山更好转化为金山银山更加紧迫;五是突出民生问题仍然较多,增强公共服务供给质量和能力,更好适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盼更加紧迫;六是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任务还很艰巨,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着力优化营商环境,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更加紧迫,等等。我们要以辩证思维看待新发展阶段的新机遇新挑战,努力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坚决夺取“十四五”发展新胜利,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好局、起好步。

4.到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展望二〇三五年,全市要以高于全国全省平均的速度、全省平均的水平,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镇江很有前途”展露更加生动现实的图景;基本建成现代化产业强市,区域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城市综合实力大幅跃升;全面融入新发展格局,致力打造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长三角重要区域中心城市,沪宁线重要创新创业、休闲旅游目的地城市;民主法治建设走在前列,基本实现市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自然生态、历史人文等优势充分彰显,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好实现,城市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在“美丽中国”“健康中国”、乡村振兴建设中争当示范,人们心目中的“创新创业福地、山水花园名城”跃然眼前。

二、“十四五”时期镇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5.“十四五”时期镇江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镇江工作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系统观念,统筹发展和安全,紧扣“两争一前列”总要求,聚焦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努力创造高品质生活、深入实施高效能治理,在谱写“镇江很有前途”新篇章中争得更大城市荣光。

6.“十四五”时期镇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推动“十四五”时期发展,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和水平,着眼重大使命,立足发展实际,牢牢把握以下要求。

——坚持产业强市。始终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主动融入全国全省现代化产业体系大布局,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协同发展现代服务业和特色农业,聚力核心技术自主化、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推动地标产业加速崛起、主导产业不断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持续推动产业集群向高端攀升。

——坚持创新驱动。突出创新核心地位,充分发挥镇江及周边城市科教资源富集的优势,全面扩大创新主体、提升创新载体、优化创新生态、浓厚创新文化,系统推动科教创新、产业创新、制度创新、治理创新等全方位创新,促进创新要素充分涌动、创新活力充分迸发,让创新融入城市灵魂。

——坚持融合发展。抢抓“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宁镇扬一体化发展等重大战略机遇,系统推动区域融合、城乡融合、产业融合、产城融合、生产生活生态融合、两化融合、军民融合、校地融合等全领域融合,主动融入区域一体化发展,全面放大协同效应,以我为主、扬优展长,展现镇江作为,提升城市价值。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面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共同富裕方向,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维护人民根本利益,激发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使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定不移推动改革走深走实,推动各项制度更加完善,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快推动双向开放融入融通,着力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激活蛰伏的发展潜能,加快形成制度型开放发展新优势,持续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加大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力度,促进资源节约与永续利用,倡导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筑牢美丽镇江生态基底,加快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7.“十四五”时期镇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锚定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遵循经济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合理审慎确定“十四五”时期镇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

——一体化发展呈现更优格局。产业创新、基础设施、区域市场、绿色发展、公共服务、市内全域“六个一体化”基本实现,跨界区域、城市乡村等区域板块一体化发展达到较高水平,在区域共治、平台共建、要素共享上取得实质性突破,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更加有效,成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要支撑板块。

——高质量发展迈向更高层次。全面融入新发展格局,在质量效益明显提升的基础上保持经济增速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产业结构持续优化,重点产业链进入价值链中高端,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内需潜力充分释放,开放发展水平取得新突破,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更加完善,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高品质生活展现更新面貌。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就业更加充分更有质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保持全省前列,健康镇江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社会保障体系、卫生健康体系、公共服务体系、养老服务体系更加完善;社会文明达到新水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文化软实力达到新高度;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城乡宜居品质明显提升,“美丽镇江”建设实现新跃升。

——高效能治理取得更大成果。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深入推进,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形成“镇江经验”;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更加健全,社会公平正义进一步彰显,政府行政效率和公信力显著提升;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不断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显著增强,发展安全保障更加有力;党的建设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水平明显提高。

三、紧扣“一体化”谋求新跨越,加速推动区域发展格局全面优化

坚持把全面融入新发展格局和区域协调发展有机结合,深入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对外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宁镇扬一体化,对内加快提升市域一体化发展水平,全面优化区域发展格局。

8.主动融入重大战略。抢抓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叠加机遇,在区域融合发展中充分彰显镇江优势和特色。在推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中展现“镇江作为”。按照“五新三主”总体要求,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战略导向,始终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坚决落实长江“十年禁渔”重大任务,持续整治“重化围江”、非法码头等突出问题,综合整治入江排污口,加强船舶污染防治,构建综合治理新体系。加快推进长江沿岸造林绿化和森林资源质量提升,系统打造长江风光带,绘就山水人城和谐相融新画卷。全面对接长三角一体化。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建立全方位、深层次合作交流机制,加强与长三角城市在产业发展、园区开发等领域跨区域合作,积极参与统一开放人力资源市场建设,主动融入长三角资本市场分工协作体系,助力长三角地区构建优势互补、协调并进的发展格局。深度融入宁镇扬一体化。全面对接南京,加快推进G312产业创新走廊建设,推动沿线创新资源整合,共建宁镇合作示范区等重大功能性合作平台,打造长三角G42产业创新带重要板块、宁镇扬一体化发展重要支撑。积极对接扬州,推进镇扬重要交通节点无缝衔接、毗邻地区先行融合发展,统筹产业对接合作、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供给,加快推动跨江融合发展。深入推进宁镇扬协同治理机制,系统开展环境整治、安全保障等方面跨区域综合治理与应急联动。

9.加快市域一体发展。坚持系统谋划、功能互补、集约有序,加快构建“一体、两翼、三带、多片区”总体布局。提高中部城市协同发展区集聚力。推动现有中心城区“双向拓展”,“向西”沿G312串联镇江高新区、韦岗、高资、下蜀、宝华片区,推动镇江高新区和丹徒经开区的联动发展,实现镇江主城直接对接南京主城。“向南”推进镇江老城区、南徐片区、丹徒新城、官塘创新社区连为一体,通过G312、S240南延、镇丹二通道(宝平路)等与丹阳中心城区紧密相连,推动丁卯科技新城、丹徒高新技术产业园升级发展,稳步推进丹阳练湖新城建设,形成镇丹一体化的空间支撑。紧扣人的需求、产业的需求,统筹城市规划、建设、治理,全面提升城市功能,提高城市品位,让中部“硬核”展现更强硬实力。引导东翼产业协同发展区、西翼创新协同发展区特色发展。东翼产业协同发展区,包括镇江新区、扬中、丹阳北部以及谏壁、京口经开区等区域,立足现有产业基础,突出先进制造业发展特色,推动产业统一规划、协同布局、联动发展,加快扩大规模、提高层次、优化结构。加强镇江新区、扬中、丹北之间的骨架路网建设,协同打造产业融合发展高地、镇江制造业发展“主引擎”。西翼创新协同发展区,包括句容中南部、丹徒南部地区,发挥毗邻南京区位优势,大力发展“生态+创新+产业”模式,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与南京形成有效互补,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因地制宜发展现代农业、生态旅游等特色生态经济,共建溧水―句容农业合作示范区,加快融入南京“南部田园”。统筹打造三条发展带。北线沿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转型发展带,主要包括长江沿线及滨江区域,全面落实长江经济带负面清单,明确划定保护区、保留区、开发利用区、控制利用区,优化岸线保护利用。推进沿江增植补绿,打造水清岸绿景美的“滨江绿廊”。推动沿江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智能电气、汽车零部件、航运物流等产业。中线产业创新发展带,以沪宁交通大通道为轴,“西端”与句容“西部干线产业创新带”有效串联,建设高品质社区,吸引创新要素集聚,形成“组团+节点”的空间组织形式,全面对接南京紫东地区;“东端”与镇江主城深度融合,逐步向丹阳经开区、高新区等板块延伸,增强对市域整体发展的拉动力和支撑力。南线绿色生态发展带,主动融入宁杭生态经济带建设,以省道S122、规划建设的扬镇宁马城际为轴线,重点布局高效农业、休闲观光、生态旅游、健康养老等产业,适当预留创新经济发展空间,打造面向城市群服务的“菜篮子”“后花园”“休闲地”。全力支持茅山老区发展。全面提升“多片区”建设水平。推动国家级开发区、高新区提质增效,省级开发区、高新区提档升级,强化现有重点产业片区的骨干支撑。依托交通条件、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等,加快推动官塘创新社区、高校园区、滨江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世业镇“健康岛”、丹阳生命健康产业区、句容环南京创新产业带、扬中港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对镇江东站片区、韦岗片区等进行战略规划,形成梯次开发、有序建设的良性发展格局。

四、紧扣“高质量”谋求新提升,加速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

坚定不移实施产业强市战略,聚焦实体经济,坚持创新核心地位,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10.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主动融入全国、全省现代产业体系布局,培育拓展产业发展新空间。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主动对接长三角、全省产业链,重点打造高端装备制造、生命健康、数字经济、新材料四大产业集群,重点培育新型电力(新能源)装备、汽车及零部件(新能源汽车)、高性能材料、医疗器械和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航空航天、海工装备、智能农机设备等八条产业链,推动产业链集群高质量发展。实施“链长制”,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积极参与跨区域产业协作,加快强链延链补链步伐。深度推动军民融合,全面拓展“军转民”“民参军”渠道,打造镇江产业特色品牌。围绕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全力支持企业做强做大、做特做优,培育一批“链主”企业、“单项冠军”、“独角兽”、“瞪羚”企业。实施企业上市“扬帆计划”,引导企业用好资本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推动上市公司量质齐升。始终把项目作为产业链建设的重中之重,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提高项目建设实效。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瞄准产业趋势,立足现有基础,在航空航天、医疗器械和生物医药、高性能材料、人工智能、半导体及通信等领域重点突破,打造若干地标产业。大力培育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发展总部经济,促进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健康发展。加快“数字赋能”,实施“互联网+”“智能+”“区块链+”行动,建设若干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综合性或行业性工业互联网平台,创建一批融合应用标杆。支持企业兼并重组,有序出清僵尸企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科技、金融、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促进健康、养老、体育等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开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试点,培育一批示范企业、平台和示范区。统筹文旅资源一体化发展,加快旅游产业创新发展。培育全景域旅游产品,提升文化休闲旅游品牌价值和品牌效应,促进旅游区扩容提质,创成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打造“吃住行游购娱”一体的休闲旅游模式,建设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文化旅游名城。

11.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坚持“四个面向”,加快推动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突破,促进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全面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建强创新主体。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落实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小升高”行动、“引航企业”培育计划和“千企升级”计划,全面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发展能级。提升创新载体。全面融入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按照空间集中、要素集聚、功能聚合的原则,优化创新空间布局。增强省级以上开发区、高新区的创新支撑能力,着力攻克一批“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形成一批自主可控、行业领先的产品,涌现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和新型研发机构。高质量建设一批创新社区、创新楼宇,完善全方位、全链条服务体系,打造功能完备、集聚力强的创新“孵化器”。集聚创新要素。加快集聚人才、技术、资本等各类创新要素,深入推进产学研合作,打造长三角重要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基地。加强与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创新机构合作,大力培育新型研发机构,争取更多国家、省重大科研项目落地。深入实施“金山英才”计划、大学生“聚镇”计划,完善人才工作体系,引进一批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一批能够带动产业发展、技艺传承、群众致富的本地人才。积极推动海外华人华侨、在外镇江乡贤来镇发展,集聚更多高校毕业生来镇就业创业,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优化创新生态。实行“揭榜挂帅”等制度,改进科技项目组织管理方式。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更大力度推动知识产权转化。完善创新创业容错机制,整合扶持政策和服务渠道,营造“拴心留人”良好环境。加快完善金融支持创新体系,促进更多新技术助力高质量发展。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加强科普工作,营造全社会崇尚创新的浓厚氛围。

12.全力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积极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找准自身定位,凸显竞争优势,加快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多元化开放格局。积极扩大内需。加快完善物流网络,健全现代商贸流通体系,更好融入不同空间尺度的经济循环。完善扩大内需的政策支撑体系,鼓励发展体验经济、夜经济等新业态,发展线上线下融合等消费新模式,促进消费新业态向农村市场延伸,推动服务消费提质扩容。坚持以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提升经济体系整体效能,打造长三角经济循环的重要节点。促进有效投资,围绕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和区域重大发展战略,以及科技攻关、生态环保、综合交通、新型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实施一批打基础、利长远、补短板的项目。提高开放水平。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以国际产能与经贸合作带动“走出去”,鼓励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参与国际化产业分工。加大外资招引力度,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推动外资逆势增长、外贸稳中提质。提高综保区、中外合作产业园区建设水平,打造江苏自贸试验区联动发展区,培育具有较强影响力的高层次产业会展平台,形成集聚资源要素的“强磁场”。深化公共卫生、数字经济、绿色发展、科技教育等领域合作,促进人文交流,扩大对外交往“朋友圈”。

13.提升产业载体建设水平。科学调整生产力布局,提升园区承载能力,全面放大聚集效应。优化园区布局。围绕产业集聚发展需求,加快打造产业链完善、创新力强、特色鲜明的特色园区。聚焦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产业,重点打造镇江新区航空航天产业园、扬中智能电气产业园、丹徒生态汽车产业园、京口高性能铝材料产业园、镇江新区新能源产业园、镇江高新区中船海洋电气科技产业园、新民洲中林生态木业产业园等;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数字经济在镇江高新区、丹阳高新区、句容经开区、大禹山创意新社区、官塘创新社区等园区集聚;重点建设丹阳经开区生命科学产业园、镇江新区大学科技园等生命健康产业集聚区。因地制宜优化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园区布局。推动园区整合。鼓励以国家级开发区和发展水平高的省级开发区为主体,整合区位相邻、相近的开发区。积极推广“一区多园”模式,稳妥有序推动“小而散”园区的清理整合。鼓励主导产业相近、地理相近的产业集聚区跨区协同、联动发展,科学引导民营资本开发运营“园中园”。加快推进沿长江干支流两侧1公里范围内(园区外)化工生产企业搬迁、关停、整改工作。提升园区功能。坚持市场化导向,引导各类产业园区加强开放创新、合作共建。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开发区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园区配套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水平。实施普惠性、功能性、竞争性产业政策,健全弹性包容的监管制度,激活园区发展内生动力。

14.加快产业绿色转型。坚持保护优先、节约优先、效率优先,系统推进发展方式转变,提升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发展水平。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化解过剩产能,鼓励园区循环化改造、企业绿色化转型,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支持镇江新区深化国家级绿色园区建设,打造一批绿色园区和绿色工厂。建设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推进绿色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示范应用。提升能源资源集约利用效率。深入推进低碳城市建设,明确碳排放达峰路径,制订落实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实现减污降碳协同效应,按照国家和省要求提前达峰。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扩大低碳发展“镇江指数”影响力。加快建设节水型社会,完善阶梯水价政策,强化节约用水,严控高耗水行业发展。扩大海绵城市建设成果。强化国土空间规划约束,实施城镇开发边界和建设用地总量控制。鼓励低效用地二次开发,积极盘活存量土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推动生态产品价值转化。畅通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渠道,提升生态经济效益。因地制宜发展现代农业、健康养老、生态旅游等生态经济,大力发展绿色金融,提升生态变现能力。完善排污权、用能权、碳排放权市场化交易制度,探索生态补偿新路径。

15.强化基础设施支撑。坚持城市和城镇协调发展、城乡融合发展,加快构建系统完备、高效实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打造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完善综合运输大通道、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网络,加快推进南沿江铁路、扬镇宁马城际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畅通铁公水、江海河联运设施网络,构建沟通南北、连接东西的重要综合交通枢纽。推进大物流体系建设,支持镇江港建设面向内陆地区的铁公水、江海河集散联运中心,加快培育有区域影响力的现代物流企业、物流园区。提高农村交通通达深度。全面提升基础设施建设管理水平。补齐环境保护、安全监管等基础设施短板,优化电力输送通道布局,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新一轮市政基础设施提升工程,完善城市数字化平台建设与管理,提高城市管理智能化、精细化水平。系统布局新型基础设施。加快第五代移动通信、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等建设。提升信息技术服务与应用水平,深度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支撑传统基础设施转型升级。深入推进智慧镇江建设。加快建设数字政府,完善智慧镇江“1+1+N”体系,推动政务大数据共享交换,提升市域治理数字化水平。前瞻布局数字社会建设,深化数字技术在社会民生领域协同应用,增强精准服务、高效服务、智能服务供给能力。

16.全面推动乡村振兴。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工作重中之重,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分类推动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坚持用城市化理念规划农业、工业化思维管理农业、市场化手段推进农业,突出本地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延长产业链条、打造产业品牌。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深化农民合作社综合社示范创建,放大“戴庄经验”示范效应。深化农村产业融合,鼓励引导观光农业、创意农业、订单农业、都市农业等新业态发展。高度重视粮食安全,严守耕地保护红线,狠抓粮食生产,完善农产品“地产地销”模式,确保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发挥市农科院等农业科研机构作用,为打好种业翻身仗贡献“镇江力量”。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分类推进乡村建设,打造一批历史记忆深刻、地域特色鲜明、现代设施完善、环境面貌优美、发展活力显现的新型镇村。深入推进丁庄葡萄、扬中河豚、上党清茶、白兔草莓、丹徒香醋等特色镇村建设。优化乡村山水、田园、村落等空间要素,保护自然肌理和传统建筑,彰显地域特色和乡村风貌。实施乡村全域土地整治试点,完善农村绿色生态廊道,推进农村污染治理,提升乡村自然环境品质。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动农房改造,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打造美丽宜居村庄。推动城乡有机融合。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深入推进村企联建工作,促进城乡要素有序流动。全面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吸引各类人才返乡入乡,推动乡村人才振兴。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宅基地改革。有序引导城乡公共基础设施统一规划、建设、管护,加快发展城乡教育联合体和县域医共体,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优质化、均等化、一体化发展。

五、紧扣“高品质”谋求新作为,持续改善民生福祉

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用心用情用力用智解决突出民生问题,增进民生福祉,提高城市温度,努力创造人民群众向往的高品质生活。

17.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提高收入水平。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优化收入分配结构,完善工资制度,健全工资合理增长机制,着力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显著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拓宽增收渠道,健全土地、资本、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要素由市场决定报酬的机制。搭建更多创富平台、事业舞台,打造充满活力的机遇之城。坚持就业优先。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促进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深化“创响镇江”行动,加强中小微创业群体政策支持。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稳定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化解就业结构性矛盾。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完善就业需求调查和失业监测预警机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稳步提高社会保障与救助标准,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优抚安置等制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建立解决相对贫困问题的长效机制。完善统一的医疗保障政策体系。

18.全面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大力推动教育现代化。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推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促进校地发展深度融合,支持江苏大学、江苏科技大学创建“双一流”大学。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公平,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和城乡一体化,完善广覆盖、普惠性学前教育,健全特殊教育、专门教育保障机制,不断扩大优质教育供给。构建产教融合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立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互通发展机制。完善终身学习推进机制,大力发展社会教育。推进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特别是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发挥在线教育优势,建设学习型社会。深入推进健康镇江建设。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坚持新时期卫生健康工作方针,系统推动公共卫生服务与医疗服务高效协同,为人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改革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处置机制,织牢公共卫生防护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分级诊疗制度、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综合监管制度,统筹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布局,加快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创新中医药事业发展。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促进全民养成文明健康生活方式。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加大人口导入力度,构建系统完备的政策体系和工作体系,持续优化公共服务供给,全面提升城市形象,不断扩大人口规模,优化人口结构,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建立健全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

19.着力打造美丽镇江。优化市域生态空间布局。严格落实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一张图”,统筹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加快构建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可持续发展的国土空间格局。优化城市、城镇、乡村、园区等空间形态,加快向美丽宜居城市、美丽特色城镇、美丽田园乡村演进。构建统一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发挥国土空间规划的战略引领和刚性管控作用,研究探索规划“留白”制度,为未来发展预留空间。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强化“精明增长”“紧凑城市”理念,加快推进主城区山体“一山一景”改造和“一江一湖十河”滨水空间开发,建设以“南山绿核”为中心的城市公园体系。加强城市规划设计、建筑风貌管理和文化遗产保护,全面展现历史文化名城风貌。统筹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加快集中展示带和核心展示园建设,彰显“江河交汇”个性特色。

有序推进棚户区、城中村改造,加快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和危房解危,打通城市交通“微循环”,加强城市慢行系统建设,拓展城市绿地和公共休闲空间,推动城市有机更新。持续改善环境质量。增强全社会生态环保意识,加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PM2.5和臭氧污染“双控双减”,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严格落实河湖长制、断面长制,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管理,建成区基本消除劣Ⅴ类水体,基本实现污水管网全覆盖。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健全完善固危废监管体系和治理能力。提升生态系统稳定性。推进国土空间全域综合整治,严格控制山体周边开发建设,加大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力度。建设生态美丽河湖,加强区域水利治理,保护优化河湖水系。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坚持林地、绿地、湿地、自然保护地“四地”同建,连通生态廊道,构建网络化生态空间格局。

20.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扩大优质文化供给。优化城乡文化资源配置,完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网络,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化建设,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加强文化场馆建设,发展特色公共文化空间。培养体育健康文化,推动“城市社区10分钟体育圈”和农村行政村公共体育设施全覆盖。编撰《镇江通史》,全方位展现镇江历史风貌、文化积淀和辉煌成就。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打造数字内容、文创设计产业高地,推动文化产业提质增效。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深入推动文明城市建设,壮大主流思想武装,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将核心价值观内化为老百姓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准则。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做强新型主流媒体,建强用好县级融媒体中心。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组建“新时代网络文明实践中心”。加强群众性宣传教育,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志愿服务建设、诚信社会建设,养成文明风尚。塑造城市精神品格。传承和发扬“新四千四万”“大爱镇江”精神,大力弘扬“亚夫精神”“糜林精神”,讲好“镇江故事”,塑造新时代城市精神品格。擦亮历史文化名片,培育发展非遗品牌、合理利用文化遗产,推动“恒顺”等老字号品牌焕发新活力。传承镇江文化之根,守护“城市记忆”,打造充满温度的城市。

六、紧扣“高效能”谋求新突破,加速推动市域治理现代化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强化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不断提升市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21.加快建设法治镇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推进依法治市。提高地方立法质量。坚持“不抵触、有特色、可操作”原则,完善地方立法体制,发挥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聚焦重点领域统筹推进立改废释工作,加强和改进立法监督,以良法促善治。深化法治政府建设。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完善行政决策程序和机制,落实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政府法律顾问等制度,制定实施政府权责清单制度,推进政府事权合法化、规范化。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推动政府工作法治化。加强司法公正保障。深入推进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健全司法机关内部监督约束机制,加强司法队伍建设,守牢公正司法底线,不断释放司法善意,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提升普法用法实效。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落实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制度,增强全社会法治意识和法治信仰。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和司法救助体系,健全法律援助制度,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法律服务需求。

22.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坚持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一体构建治理机制,打造市域治理“镇江样本”,高质量建设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发挥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作用,畅通和规范市场主体、新的社会阶层、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等参与社会治理的途径。完善“有事好商量”等基层民主协商制度,实现政府治理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夯实基层治理力量。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向基层放权赋能,加快建设便民服务一窗口、镇村治理一网格、综合执法一队伍的镇(街道)综合指挥中心,加强基层社会治理队伍建设。创新社会治理方式。深化“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治理机制,大力发展“互联网+社会治理”,探索具有镇江特色的网格化标准体系,健全网格指挥调度体系和“网格+”工作机制,加大网格+警格融合力度,提高社会治安、城市管理、民生服务等集成化程度。

23.筑牢安全发展底线。深入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把安全发展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切实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镇江。健全人民内部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建立重点领域矛盾治理体系,构建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建立全面覆盖民事、商事、家事、行政的非诉讼纠纷化解综合平台,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努力把矛盾纠纷防范在源头、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完善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排查整治工作机制,健全“打防管控”工作网络。依法严密防范、严厉打击敌对势力渗透颠覆破坏活动、暴力恐怖犯罪活动,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深入推进智慧技防,加快“雪亮技防工程”智能化升级,建设立体化信息化治安防控体系。健全公共安全体制机制。落实国家安全审查和监管制度,加强国家安全执法,形成维护国家安全合力。科学防控公共卫生风险,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和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公共安全隐患排查和安全预防控制体系。加强监管执法和安全服务,压紧压实责任,深入推进危险化学品、交通运输、城建消防等重点领域安全整治。深化各类平安场所创建,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强化各领域重大风险防范化解。深化风险研判、决策风险评估、风险防控协同、风险防控责任“四项机制”,分类健全安全稳定重大风险预案,加强金融、房地产、政府债务等重点关联领域的风险协同处置,防控生物安全、生态安全、网络安全和重大疫情风险,全面提升气象、水文、地质等多灾种和灾害链综合监测、风险识别、预警预报、精准治理水平。优化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健全公民安全教育体系,提升全民安全素质和应急意识。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结合,完善事前防范、事中响应、事后恢复并重的应急管理体系,健全应急预案体系,加强应急专业队伍力量和基层应急能力建设。落实党管武装政治责任,完善国防动员体制机制,加强国防教育、民兵预备役工作,扎实做好双拥工作,巩固发展新时代军民团结。

七、推动全面深化改革走深走实,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新活力

着眼于改革进入整体推进、全面落实阶段的新要求,聚焦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为“三高一争”注入强劲动能。

24.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全面完成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推动国有企业扁平化管理、任期制契约化管理、差异化薪酬全覆盖。积极稳妥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加快推进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形成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促进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常态长效开展“五送五助”民营企业服务活动,破除制约企业发展的障碍壁垒。完善促进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的法律环境和政策体系,推动税费、融资等支持措施直通基层、直达市场主体。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引导民营企业家实业报国,促进企业家更好担负起发展责任和社会责任。

25.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坚持平等准入、公正监管、开放有序、诚信守法,持续优化市场准入环境、竞争环境和消费环境。深化产权制度改革,依法平等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完善以公平为原则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平等保护各类产权。统筹负面清单和正面清单管理,推动“非禁即入”普遍落实。完善公平竞争审查机制,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措施,加强和改进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司法,提升市场综合监管能力。加强社会诚信建设,讲好新时代“季子挂剑”故事,落实新型监管机制,用好事前信用承诺,加强事中分类监管,完善事后奖惩机制,做好失信主体信用修复工作,健全覆盖全社会的信用信息系统,构建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社会信用体系。

26.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运用市场机制盘活存量土地和低效用地。建立健全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构建协调衔接的劳动力、人才流动政策体系和交流合作机制。加强资本要素市场化配置,加快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加强涉企信息整合,搭建银企高效融资对接渠道,推进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加快发展技术要素市场,探索实施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鼓励金融与投资机构为技术转移转化提供融资支持。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探索建立公共数据开放和数据资源有效流动的制度体系,积极发挥社会数据资源价值。健全要素市场运行和监管机制,推动市场化交易平台建设,完善要素交易规则和服务体系,提升监管和服务能力。

27.提升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推动“不见面审批”取得更大成效,持续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打响“镇合意”营商环境品牌。完善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的政策体系,建立规范化机制化政企沟通渠道,增强涉企政策制定的科学性、精准性、有效性。加强和规范事中事后监管,健全审管衔接机制,对新产业新业态实行包容审慎监管。深化政务公开,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完善预算制度,进一步健全政府债务管理制度。深化地方金融体制改革,全面优化金融生态,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推进民生领域改革,持续解决突出民生问题。深化行业协会、商会和中介机构改革。

28.加强改革系统集成。巩固深化改革成果,聚焦基础性和具有重大牵引作用的改革举措,推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加强重大制度创新充分联动和衔接配套,放大改革综合效应。紧盯科技创新、开放合作、绿色转型、城乡融合、社会治理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积极争取、稳妥推进改革试点。尊重和弘扬基层首创精神,支持开展特色化、个性化、集成化改革探索,及时总结推广好经验好做法。

八、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凝聚起实现“十四五”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强大合力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强化争雄、担当、创新、包容意识,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形成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

29.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始终把讲政治摆在首位,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任何时候都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健全维护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的组织制度和组织体系,统筹推进各方面工作。强化党领导经济工作的制度化、法治化、专业化建设,完善党委研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定期分析经济社会形势、研究重大政策举措的工作机制,健全决策咨询机制。教育引导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始终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不懈努力。

30.加强干部队伍和基层组织建设。忠实践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落实新时代好干部标准,坚持正确用人导向,健全选人用人制度体系。持续优化领导班子知识结构和专业结构,着力推进干部队伍能力建设,努力成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行家里手。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完善政绩考核评价体系和奖惩机制。进一步完善综合考核组织体系和制度体系,发挥“三项机制”穿透力引领力,加强对敢担当善作为干部的保护,激励广大干部比学赶超、开拓创新。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选好用好管好带头人。

31.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长期坚持严的主基调,始终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全面压实管党治党责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完善领导班子内部监督制度,破解对一把手监督和同级监督难题。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践行“三严三实”要求,深化作风效能建设,大力实施首问负责制、牵头责任制,坚决消除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现象。持续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切实为基层减负。贯通运用执纪监督“四种形态”,推动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巡察监督等各类监督有机贯通、相互协调。坚持惩治腐败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聚焦群众身边的“微腐败”、深挖各种风险背后的腐败问题,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深入涵养廉洁文化,健全政治生态监测评估工作机制,提高警示教育针对性实效性。

32.集聚众力众智团结奋斗。广泛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凝聚群众参与经济社会发展。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形成分工合作、团结奋进工作格局。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积极为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发挥作用搭建平台,全面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民族、宗教、侨务等政策,做好对台、港澳工作。健全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增强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实效。加强和改进领导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注重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作用。

33.健全规划制定和落实机制。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坚决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和本建议确定的发展战略、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各市、区要从实际出发,制定本地区“十四五”规划。各级各类规划要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全面把握现代化建设内涵要求,系统安排目标任务,确保“十四五”发展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实现“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前景光明。全市上下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信心、奋发作为,在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谱写“镇江很有前途”新篇章中争得更大城市荣光!

来源:镇江日报

编辑:陈路

57

中国共产党镇江市第七届委员会第十二次全体会议,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指示精神以及省委十三届九次全会精神,就制定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提出以下建议。

一、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

1.“十三五”时期镇江发展取得重大成就。“十三五”时期,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环境和前所未有的风险挑战,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牢记习近平总书记“镇江很有前途”谆谆嘱托,以“跑起来”的奋进姿态,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强富美高”新镇江建设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即将胜利完成“十三五”规划主要目标任务。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预计202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均值分别达到4250亿元和13万元,服务业增加值占比超48%;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两大主导产业销售收入占规模工业销售比重达到38%,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到46%,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翻番,上市挂牌企业达到387家,镇江高新区实体化运作,荣获“国家知识产权强市”称号。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戴庄经验”在全省推广,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通过验收。重点领域风险有效控制。连镇铁路、五峰山大桥、新312国道、镇丹高速、丁卯高架等一批重大交通设施建成通车。百姓生活实现新提升,居民收入持续增长,脱贫攻坚任务全面完成,204个经济薄弱村全部达标,2万多名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全部脱贫。茅山老区扶贫开发取得明显成效。民生实事扎实推进,城镇新增就业累计38万人,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清零,实现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市级统筹;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比位列全省第一,高校园区建成启用,江苏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组建招生;创成国家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示范市,国家卫生县城实现全覆盖,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实现程度超过90%;人均预期寿命超过78岁,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成效显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生态环境彰显新优势,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果显著,“263”专项整治行动深入推进,空气环境质量改善幅度、水环境质量位居全省前列,长江豚类自然保护区等一批突出问题彻底解决,长江沿岸造林绿化5700余亩。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基本消除,获评国家海绵城市优秀试点。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取得积极成效。国家低碳试点城市稳步推进。社会文明达到新高度,涌现出赵亚夫、王华、糜林等重大先进典型,“啄木鸟行动”文明创建经验在全国推广,全国文明城市实现“三连冠”。率先在全省实现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行政村(社区)全覆盖,创成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入选“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城市”,西津渡创成国家级城市中央休闲区。地方立法、基层网格化治理不断深化,获批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蝉联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长安杯”。改革开放催生新动能,“放管服”改革取得显著成效,政务服务事项不见面率超过96%,生态文明综合改革、国资国企改革、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教育综合改革等重点领域改革纵深推进,入选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通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2.坚定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加速奔跑。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江苏要紧紧围绕“两个率先”光荣使命,在扎实做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工作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这篇大文章,努力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特别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后视察江苏更进一步要求,江苏要着力在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上争当表率,在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上争做示范,在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上走在前列。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镇江殷切嘱托“镇江很有前途”,与“强富美高”的总目标总定位、“两争一前列”的新使命新任务内涵一致、要求一致,既饱含着更高期望,也赋予了更大责任。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站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高度,把“两争一前列”作为镇江现代化建设的纲领性要求,体现为镇江“三高一争”的新成效,不断把“强富美高”新镇江建设推向新的高度,奋力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让“镇江很有前途”跑进现实。

3.新发展阶段镇江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镇江发展仍然处于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相互交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宁镇扬一体化发展等重大战略机遇在镇江交汇叠加。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国际环境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突出,镇江仍处于高质量发展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一是产业结构整体处于价值链中低端,科技创新亟待突破,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更加紧迫;二是融入区域一体化缺乏广度深度,紧抓长三角一体化、宁镇扬一体化战略机遇,在融合发展中实现新路超越更加紧迫;三是各板块发展、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比较突出,优化发展布局,破除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障碍,促进市域均衡协调发展更加紧迫;四是生态环境治理任务繁重,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推动绿水青山更好转化为金山银山更加紧迫;五是突出民生问题仍然较多,增强公共服务供给质量和能力,更好适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盼更加紧迫;六是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任务还很艰巨,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着力优化营商环境,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更加紧迫,等等。我们要以辩证思维看待新发展阶段的新机遇新挑战,努力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坚决夺取“十四五”发展新胜利,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好局、起好步。

4.到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展望二〇三五年,全市要以高于全国全省平均的速度、全省平均的水平,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镇江很有前途”展露更加生动现实的图景;基本建成现代化产业强市,区域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城市综合实力大幅跃升;全面融入新发展格局,致力打造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长三角重要区域中心城市,沪宁线重要创新创业、休闲旅游目的地城市;民主法治建设走在前列,基本实现市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自然生态、历史人文等优势充分彰显,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好实现,城市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在“美丽中国”“健康中国”、乡村振兴建设中争当示范,人们心目中的“创新创业福地、山水花园名城”跃然眼前。

二、“十四五”时期镇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5.“十四五”时期镇江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镇江工作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系统观念,统筹发展和安全,紧扣“两争一前列”总要求,聚焦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努力创造高品质生活、深入实施高效能治理,在谱写“镇江很有前途”新篇章中争得更大城市荣光。

6.“十四五”时期镇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推动“十四五”时期发展,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和水平,着眼重大使命,立足发展实际,牢牢把握以下要求。

——坚持产业强市。始终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主动融入全国全省现代化产业体系大布局,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协同发展现代服务业和特色农业,聚力核心技术自主化、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推动地标产业加速崛起、主导产业不断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持续推动产业集群向高端攀升。

——坚持创新驱动。突出创新核心地位,充分发挥镇江及周边城市科教资源富集的优势,全面扩大创新主体、提升创新载体、优化创新生态、浓厚创新文化,系统推动科教创新、产业创新、制度创新、治理创新等全方位创新,促进创新要素充分涌动、创新活力充分迸发,让创新融入城市灵魂。

——坚持融合发展。抢抓“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宁镇扬一体化发展等重大战略机遇,系统推动区域融合、城乡融合、产业融合、产城融合、生产生活生态融合、两化融合、军民融合、校地融合等全领域融合,主动融入区域一体化发展,全面放大协同效应,以我为主、扬优展长,展现镇江作为,提升城市价值。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面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共同富裕方向,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维护人民根本利益,激发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使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定不移推动改革走深走实,推动各项制度更加完善,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快推动双向开放融入融通,着力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激活蛰伏的发展潜能,加快形成制度型开放发展新优势,持续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加大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力度,促进资源节约与永续利用,倡导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筑牢美丽镇江生态基底,加快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7.“十四五”时期镇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锚定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遵循经济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合理审慎确定“十四五”时期镇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

——一体化发展呈现更优格局。产业创新、基础设施、区域市场、绿色发展、公共服务、市内全域“六个一体化”基本实现,跨界区域、城市乡村等区域板块一体化发展达到较高水平,在区域共治、平台共建、要素共享上取得实质性突破,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更加有效,成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要支撑板块。

——高质量发展迈向更高层次。全面融入新发展格局,在质量效益明显提升的基础上保持经济增速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产业结构持续优化,重点产业链进入价值链中高端,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内需潜力充分释放,开放发展水平取得新突破,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更加完善,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高品质生活展现更新面貌。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就业更加充分更有质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保持全省前列,健康镇江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社会保障体系、卫生健康体系、公共服务体系、养老服务体系更加完善;社会文明达到新水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文化软实力达到新高度;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城乡宜居品质明显提升,“美丽镇江”建设实现新跃升。

——高效能治理取得更大成果。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深入推进,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形成“镇江经验”;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更加健全,社会公平正义进一步彰显,政府行政效率和公信力显著提升;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不断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显著增强,发展安全保障更加有力;党的建设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水平明显提高。

三、紧扣“一体化”谋求新跨越,加速推动区域发展格局全面优化

坚持把全面融入新发展格局和区域协调发展有机结合,深入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对外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宁镇扬一体化,对内加快提升市域一体化发展水平,全面优化区域发展格局。

8.主动融入重大战略。抢抓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叠加机遇,在区域融合发展中充分彰显镇江优势和特色。在推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中展现“镇江作为”。按照“五新三主”总体要求,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战略导向,始终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坚决落实长江“十年禁渔”重大任务,持续整治“重化围江”、非法码头等突出问题,综合整治入江排污口,加强船舶污染防治,构建综合治理新体系。加快推进长江沿岸造林绿化和森林资源质量提升,系统打造长江风光带,绘就山水人城和谐相融新画卷。全面对接长三角一体化。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建立全方位、深层次合作交流机制,加强与长三角城市在产业发展、园区开发等领域跨区域合作,积极参与统一开放人力资源市场建设,主动融入长三角资本市场分工协作体系,助力长三角地区构建优势互补、协调并进的发展格局。深度融入宁镇扬一体化。全面对接南京,加快推进G312产业创新走廊建设,推动沿线创新资源整合,共建宁镇合作示范区等重大功能性合作平台,打造长三角G42产业创新带重要板块、宁镇扬一体化发展重要支撑。积极对接扬州,推进镇扬重要交通节点无缝衔接、毗邻地区先行融合发展,统筹产业对接合作、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供给,加快推动跨江融合发展。深入推进宁镇扬协同治理机制,系统开展环境整治、安全保障等方面跨区域综合治理与应急联动。

9.加快市域一体发展。坚持系统谋划、功能互补、集约有序,加快构建“一体、两翼、三带、多片区”总体布局。提高中部城市协同发展区集聚力。推动现有中心城区“双向拓展”,“向西”沿G312串联镇江高新区、韦岗、高资、下蜀、宝华片区,推动镇江高新区和丹徒经开区的联动发展,实现镇江主城直接对接南京主城。“向南”推进镇江老城区、南徐片区、丹徒新城、官塘创新社区连为一体,通过G312、S240南延、镇丹二通道(宝平路)等与丹阳中心城区紧密相连,推动丁卯科技新城、丹徒高新技术产业园升级发展,稳步推进丹阳练湖新城建设,形成镇丹一体化的空间支撑。紧扣人的需求、产业的需求,统筹城市规划、建设、治理,全面提升城市功能,提高城市品位,让中部“硬核”展现更强硬实力。引导东翼产业协同发展区、西翼创新协同发展区特色发展。东翼产业协同发展区,包括镇江新区、扬中、丹阳北部以及谏壁、京口经开区等区域,立足现有产业基础,突出先进制造业发展特色,推动产业统一规划、协同布局、联动发展,加快扩大规模、提高层次、优化结构。加强镇江新区、扬中、丹北之间的骨架路网建设,协同打造产业融合发展高地、镇江制造业发展“主引擎”。西翼创新协同发展区,包括句容中南部、丹徒南部地区,发挥毗邻南京区位优势,大力发展“生态+创新+产业”模式,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与南京形成有效互补,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因地制宜发展现代农业、生态旅游等特色生态经济,共建溧水―句容农业合作示范区,加快融入南京“南部田园”。统筹打造三条发展带。北线沿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转型发展带,主要包括长江沿线及滨江区域,全面落实长江经济带负面清单,明确划定保护区、保留区、开发利用区、控制利用区,优化岸线保护利用。推进沿江增植补绿,打造水清岸绿景美的“滨江绿廊”。推动沿江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智能电气、汽车零部件、航运物流等产业。中线产业创新发展带,以沪宁交通大通道为轴,“西端”与句容“西部干线产业创新带”有效串联,建设高品质社区,吸引创新要素集聚,形成“组团+节点”的空间组织形式,全面对接南京紫东地区;“东端”与镇江主城深度融合,逐步向丹阳经开区、高新区等板块延伸,增强对市域整体发展的拉动力和支撑力。南线绿色生态发展带,主动融入宁杭生态经济带建设,以省道S122、规划建设的扬镇宁马城际为轴线,重点布局高效农业、休闲观光、生态旅游、健康养老等产业,适当预留创新经济发展空间,打造面向城市群服务的“菜篮子”“后花园”“休闲地”。全力支持茅山老区发展。全面提升“多片区”建设水平。推动国家级开发区、高新区提质增效,省级开发区、高新区提档升级,强化现有重点产业片区的骨干支撑。依托交通条件、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等,加快推动官塘创新社区、高校园区、滨江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世业镇“健康岛”、丹阳生命健康产业区、句容环南京创新产业带、扬中港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对镇江东站片区、韦岗片区等进行战略规划,形成梯次开发、有序建设的良性发展格局。

四、紧扣“高质量”谋求新提升,加速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

坚定不移实施产业强市战略,聚焦实体经济,坚持创新核心地位,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10.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主动融入全国、全省现代产业体系布局,培育拓展产业发展新空间。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主动对接长三角、全省产业链,重点打造高端装备制造、生命健康、数字经济、新材料四大产业集群,重点培育新型电力(新能源)装备、汽车及零部件(新能源汽车)、高性能材料、医疗器械和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航空航天、海工装备、智能农机设备等八条产业链,推动产业链集群高质量发展。实施“链长制”,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积极参与跨区域产业协作,加快强链延链补链步伐。深度推动军民融合,全面拓展“军转民”“民参军”渠道,打造镇江产业特色品牌。围绕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全力支持企业做强做大、做特做优,培育一批“链主”企业、“单项冠军”、“独角兽”、“瞪羚”企业。实施企业上市“扬帆计划”,引导企业用好资本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推动上市公司量质齐升。始终把项目作为产业链建设的重中之重,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提高项目建设实效。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瞄准产业趋势,立足现有基础,在航空航天、医疗器械和生物医药、高性能材料、人工智能、半导体及通信等领域重点突破,打造若干地标产业。大力培育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发展总部经济,促进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健康发展。加快“数字赋能”,实施“互联网+”“智能+”“区块链+”行动,建设若干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综合性或行业性工业互联网平台,创建一批融合应用标杆。支持企业兼并重组,有序出清僵尸企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科技、金融、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促进健康、养老、体育等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开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试点,培育一批示范企业、平台和示范区。统筹文旅资源一体化发展,加快旅游产业创新发展。培育全景域旅游产品,提升文化休闲旅游品牌价值和品牌效应,促进旅游区扩容提质,创成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打造“吃住行游购娱”一体的休闲旅游模式,建设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文化旅游名城。

11.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坚持“四个面向”,加快推动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突破,促进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全面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建强创新主体。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落实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小升高”行动、“引航企业”培育计划和“千企升级”计划,全面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发展能级。提升创新载体。全面融入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按照空间集中、要素集聚、功能聚合的原则,优化创新空间布局。增强省级以上开发区、高新区的创新支撑能力,着力攻克一批“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形成一批自主可控、行业领先的产品,涌现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和新型研发机构。高质量建设一批创新社区、创新楼宇,完善全方位、全链条服务体系,打造功能完备、集聚力强的创新“孵化器”。集聚创新要素。加快集聚人才、技术、资本等各类创新要素,深入推进产学研合作,打造长三角重要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基地。加强与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创新机构合作,大力培育新型研发机构,争取更多国家、省重大科研项目落地。深入实施“金山英才”计划、大学生“聚镇”计划,完善人才工作体系,引进一批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一批能够带动产业发展、技艺传承、群众致富的本地人才。积极推动海外华人华侨、在外镇江乡贤来镇发展,集聚更多高校毕业生来镇就业创业,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优化创新生态。实行“揭榜挂帅”等制度,改进科技项目组织管理方式。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更大力度推动知识产权转化。完善创新创业容错机制,整合扶持政策和服务渠道,营造“拴心留人”良好环境。加快完善金融支持创新体系,促进更多新技术助力高质量发展。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加强科普工作,营造全社会崇尚创新的浓厚氛围。

12.全力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积极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找准自身定位,凸显竞争优势,加快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多元化开放格局。积极扩大内需。加快完善物流网络,健全现代商贸流通体系,更好融入不同空间尺度的经济循环。完善扩大内需的政策支撑体系,鼓励发展体验经济、夜经济等新业态,发展线上线下融合等消费新模式,促进消费新业态向农村市场延伸,推动服务消费提质扩容。坚持以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提升经济体系整体效能,打造长三角经济循环的重要节点。促进有效投资,围绕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和区域重大发展战略,以及科技攻关、生态环保、综合交通、新型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实施一批打基础、利长远、补短板的项目。提高开放水平。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以国际产能与经贸合作带动“走出去”,鼓励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参与国际化产业分工。加大外资招引力度,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推动外资逆势增长、外贸稳中提质。提高综保区、中外合作产业园区建设水平,打造江苏自贸试验区联动发展区,培育具有较强影响力的高层次产业会展平台,形成集聚资源要素的“强磁场”。深化公共卫生、数字经济、绿色发展、科技教育等领域合作,促进人文交流,扩大对外交往“朋友圈”。

13.提升产业载体建设水平。科学调整生产力布局,提升园区承载能力,全面放大聚集效应。优化园区布局。围绕产业集聚发展需求,加快打造产业链完善、创新力强、特色鲜明的特色园区。聚焦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产业,重点打造镇江新区航空航天产业园、扬中智能电气产业园、丹徒生态汽车产业园、京口高性能铝材料产业园、镇江新区新能源产业园、镇江高新区中船海洋电气科技产业园、新民洲中林生态木业产业园等;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数字经济在镇江高新区、丹阳高新区、句容经开区、大禹山创意新社区、官塘创新社区等园区集聚;重点建设丹阳经开区生命科学产业园、镇江新区大学科技园等生命健康产业集聚区。因地制宜优化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园区布局。推动园区整合。鼓励以国家级开发区和发展水平高的省级开发区为主体,整合区位相邻、相近的开发区。积极推广“一区多园”模式,稳妥有序推动“小而散”园区的清理整合。鼓励主导产业相近、地理相近的产业集聚区跨区协同、联动发展,科学引导民营资本开发运营“园中园”。加快推进沿长江干支流两侧1公里范围内(园区外)化工生产企业搬迁、关停、整改工作。提升园区功能。坚持市场化导向,引导各类产业园区加强开放创新、合作共建。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开发区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园区配套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水平。实施普惠性、功能性、竞争性产业政策,健全弹性包容的监管制度,激活园区发展内生动力。

14.加快产业绿色转型。坚持保护优先、节约优先、效率优先,系统推进发展方式转变,提升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发展水平。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化解过剩产能,鼓励园区循环化改造、企业绿色化转型,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支持镇江新区深化国家级绿色园区建设,打造一批绿色园区和绿色工厂。建设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推进绿色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示范应用。提升能源资源集约利用效率。深入推进低碳城市建设,明确碳排放达峰路径,制订落实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实现减污降碳协同效应,按照国家和省要求提前达峰。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扩大低碳发展“镇江指数”影响力。加快建设节水型社会,完善阶梯水价政策,强化节约用水,严控高耗水行业发展。扩大海绵城市建设成果。强化国土空间规划约束,实施城镇开发边界和建设用地总量控制。鼓励低效用地二次开发,积极盘活存量土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推动生态产品价值转化。畅通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渠道,提升生态经济效益。因地制宜发展现代农业、健康养老、生态旅游等生态经济,大力发展绿色金融,提升生态变现能力。完善排污权、用能权、碳排放权市场化交易制度,探索生态补偿新路径。

15.强化基础设施支撑。坚持城市和城镇协调发展、城乡融合发展,加快构建系统完备、高效实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打造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完善综合运输大通道、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网络,加快推进南沿江铁路、扬镇宁马城际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畅通铁公水、江海河联运设施网络,构建沟通南北、连接东西的重要综合交通枢纽。推进大物流体系建设,支持镇江港建设面向内陆地区的铁公水、江海河集散联运中心,加快培育有区域影响力的现代物流企业、物流园区。提高农村交通通达深度。全面提升基础设施建设管理水平。补齐环境保护、安全监管等基础设施短板,优化电力输送通道布局,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新一轮市政基础设施提升工程,完善城市数字化平台建设与管理,提高城市管理智能化、精细化水平。系统布局新型基础设施。加快第五代移动通信、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等建设。提升信息技术服务与应用水平,深度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支撑传统基础设施转型升级。深入推进智慧镇江建设。加快建设数字政府,完善智慧镇江“1+1+N”体系,推动政务大数据共享交换,提升市域治理数字化水平。前瞻布局数字社会建设,深化数字技术在社会民生领域协同应用,增强精准服务、高效服务、智能服务供给能力。

16.全面推动乡村振兴。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工作重中之重,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分类推动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坚持用城市化理念规划农业、工业化思维管理农业、市场化手段推进农业,突出本地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延长产业链条、打造产业品牌。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深化农民合作社综合社示范创建,放大“戴庄经验”示范效应。深化农村产业融合,鼓励引导观光农业、创意农业、订单农业、都市农业等新业态发展。高度重视粮食安全,严守耕地保护红线,狠抓粮食生产,完善农产品“地产地销”模式,确保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发挥市农科院等农业科研机构作用,为打好种业翻身仗贡献“镇江力量”。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分类推进乡村建设,打造一批历史记忆深刻、地域特色鲜明、现代设施完善、环境面貌优美、发展活力显现的新型镇村。深入推进丁庄葡萄、扬中河豚、上党清茶、白兔草莓、丹徒香醋等特色镇村建设。优化乡村山水、田园、村落等空间要素,保护自然肌理和传统建筑,彰显地域特色和乡村风貌。实施乡村全域土地整治试点,完善农村绿色生态廊道,推进农村污染治理,提升乡村自然环境品质。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动农房改造,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打造美丽宜居村庄。推动城乡有机融合。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深入推进村企联建工作,促进城乡要素有序流动。全面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吸引各类人才返乡入乡,推动乡村人才振兴。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宅基地改革。有序引导城乡公共基础设施统一规划、建设、管护,加快发展城乡教育联合体和县域医共体,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优质化、均等化、一体化发展。

五、紧扣“高品质”谋求新作为,持续改善民生福祉

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用心用情用力用智解决突出民生问题,增进民生福祉,提高城市温度,努力创造人民群众向往的高品质生活。

17.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提高收入水平。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优化收入分配结构,完善工资制度,健全工资合理增长机制,着力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显著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拓宽增收渠道,健全土地、资本、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要素由市场决定报酬的机制。搭建更多创富平台、事业舞台,打造充满活力的机遇之城。坚持就业优先。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促进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深化“创响镇江”行动,加强中小微创业群体政策支持。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稳定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化解就业结构性矛盾。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完善就业需求调查和失业监测预警机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稳步提高社会保障与救助标准,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优抚安置等制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建立解决相对贫困问题的长效机制。完善统一的医疗保障政策体系。

18.全面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大力推动教育现代化。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推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促进校地发展深度融合,支持江苏大学、江苏科技大学创建“双一流”大学。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公平,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和城乡一体化,完善广覆盖、普惠性学前教育,健全特殊教育、专门教育保障机制,不断扩大优质教育供给。构建产教融合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立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互通发展机制。完善终身学习推进机制,大力发展社会教育。推进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特别是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发挥在线教育优势,建设学习型社会。深入推进健康镇江建设。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坚持新时期卫生健康工作方针,系统推动公共卫生服务与医疗服务高效协同,为人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改革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处置机制,织牢公共卫生防护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分级诊疗制度、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综合监管制度,统筹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布局,加快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创新中医药事业发展。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促进全民养成文明健康生活方式。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加大人口导入力度,构建系统完备的政策体系和工作体系,持续优化公共服务供给,全面提升城市形象,不断扩大人口规模,优化人口结构,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建立健全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

19.着力打造美丽镇江。优化市域生态空间布局。严格落实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一张图”,统筹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加快构建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可持续发展的国土空间格局。优化城市、城镇、乡村、园区等空间形态,加快向美丽宜居城市、美丽特色城镇、美丽田园乡村演进。构建统一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发挥国土空间规划的战略引领和刚性管控作用,研究探索规划“留白”制度,为未来发展预留空间。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强化“精明增长”“紧凑城市”理念,加快推进主城区山体“一山一景”改造和“一江一湖十河”滨水空间开发,建设以“南山绿核”为中心的城市公园体系。加强城市规划设计、建筑风貌管理和文化遗产保护,全面展现历史文化名城风貌。统筹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加快集中展示带和核心展示园建设,彰显“江河交汇”个性特色。

有序推进棚户区、城中村改造,加快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和危房解危,打通城市交通“微循环”,加强城市慢行系统建设,拓展城市绿地和公共休闲空间,推动城市有机更新。持续改善环境质量。增强全社会生态环保意识,加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PM2.5和臭氧污染“双控双减”,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严格落实河湖长制、断面长制,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管理,建成区基本消除劣Ⅴ类水体,基本实现污水管网全覆盖。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健全完善固危废监管体系和治理能力。提升生态系统稳定性。推进国土空间全域综合整治,严格控制山体周边开发建设,加大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力度。建设生态美丽河湖,加强区域水利治理,保护优化河湖水系。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坚持林地、绿地、湿地、自然保护地“四地”同建,连通生态廊道,构建网络化生态空间格局。

20.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扩大优质文化供给。优化城乡文化资源配置,完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网络,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化建设,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加强文化场馆建设,发展特色公共文化空间。培养体育健康文化,推动“城市社区10分钟体育圈”和农村行政村公共体育设施全覆盖。编撰《镇江通史》,全方位展现镇江历史风貌、文化积淀和辉煌成就。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打造数字内容、文创设计产业高地,推动文化产业提质增效。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深入推动文明城市建设,壮大主流思想武装,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将核心价值观内化为老百姓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准则。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做强新型主流媒体,建强用好县级融媒体中心。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组建“新时代网络文明实践中心”。加强群众性宣传教育,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志愿服务建设、诚信社会建设,养成文明风尚。塑造城市精神品格。传承和发扬“新四千四万”“大爱镇江”精神,大力弘扬“亚夫精神”“糜林精神”,讲好“镇江故事”,塑造新时代城市精神品格。擦亮历史文化名片,培育发展非遗品牌、合理利用文化遗产,推动“恒顺”等老字号品牌焕发新活力。传承镇江文化之根,守护“城市记忆”,打造充满温度的城市。

六、紧扣“高效能”谋求新突破,加速推动市域治理现代化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强化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不断提升市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21.加快建设法治镇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推进依法治市。提高地方立法质量。坚持“不抵触、有特色、可操作”原则,完善地方立法体制,发挥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聚焦重点领域统筹推进立改废释工作,加强和改进立法监督,以良法促善治。深化法治政府建设。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完善行政决策程序和机制,落实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政府法律顾问等制度,制定实施政府权责清单制度,推进政府事权合法化、规范化。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推动政府工作法治化。加强司法公正保障。深入推进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健全司法机关内部监督约束机制,加强司法队伍建设,守牢公正司法底线,不断释放司法善意,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提升普法用法实效。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落实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制度,增强全社会法治意识和法治信仰。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和司法救助体系,健全法律援助制度,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法律服务需求。

22.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坚持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一体构建治理机制,打造市域治理“镇江样本”,高质量建设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发挥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作用,畅通和规范市场主体、新的社会阶层、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等参与社会治理的途径。完善“有事好商量”等基层民主协商制度,实现政府治理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夯实基层治理力量。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向基层放权赋能,加快建设便民服务一窗口、镇村治理一网格、综合执法一队伍的镇(街道)综合指挥中心,加强基层社会治理队伍建设。创新社会治理方式。深化“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治理机制,大力发展“互联网+社会治理”,探索具有镇江特色的网格化标准体系,健全网格指挥调度体系和“网格+”工作机制,加大网格+警格融合力度,提高社会治安、城市管理、民生服务等集成化程度。

23.筑牢安全发展底线。深入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把安全发展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切实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镇江。健全人民内部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建立重点领域矛盾治理体系,构建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建立全面覆盖民事、商事、家事、行政的非诉讼纠纷化解综合平台,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努力把矛盾纠纷防范在源头、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完善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排查整治工作机制,健全“打防管控”工作网络。依法严密防范、严厉打击敌对势力渗透颠覆破坏活动、暴力恐怖犯罪活动,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深入推进智慧技防,加快“雪亮技防工程”智能化升级,建设立体化信息化治安防控体系。健全公共安全体制机制。落实国家安全审查和监管制度,加强国家安全执法,形成维护国家安全合力。科学防控公共卫生风险,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和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公共安全隐患排查和安全预防控制体系。加强监管执法和安全服务,压紧压实责任,深入推进危险化学品、交通运输、城建消防等重点领域安全整治。深化各类平安场所创建,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强化各领域重大风险防范化解。深化风险研判、决策风险评估、风险防控协同、风险防控责任“四项机制”,分类健全安全稳定重大风险预案,加强金融、房地产、政府债务等重点关联领域的风险协同处置,防控生物安全、生态安全、网络安全和重大疫情风险,全面提升气象、水文、地质等多灾种和灾害链综合监测、风险识别、预警预报、精准治理水平。优化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健全公民安全教育体系,提升全民安全素质和应急意识。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结合,完善事前防范、事中响应、事后恢复并重的应急管理体系,健全应急预案体系,加强应急专业队伍力量和基层应急能力建设。落实党管武装政治责任,完善国防动员体制机制,加强国防教育、民兵预备役工作,扎实做好双拥工作,巩固发展新时代军民团结。

七、推动全面深化改革走深走实,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新活力

着眼于改革进入整体推进、全面落实阶段的新要求,聚焦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为“三高一争”注入强劲动能。

24.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全面完成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推动国有企业扁平化管理、任期制契约化管理、差异化薪酬全覆盖。积极稳妥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加快推进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形成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促进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常态长效开展“五送五助”民营企业服务活动,破除制约企业发展的障碍壁垒。完善促进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的法律环境和政策体系,推动税费、融资等支持措施直通基层、直达市场主体。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引导民营企业家实业报国,促进企业家更好担负起发展责任和社会责任。

25.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坚持平等准入、公正监管、开放有序、诚信守法,持续优化市场准入环境、竞争环境和消费环境。深化产权制度改革,依法平等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完善以公平为原则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平等保护各类产权。统筹负面清单和正面清单管理,推动“非禁即入”普遍落实。完善公平竞争审查机制,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措施,加强和改进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司法,提升市场综合监管能力。加强社会诚信建设,讲好新时代“季子挂剑”故事,落实新型监管机制,用好事前信用承诺,加强事中分类监管,完善事后奖惩机制,做好失信主体信用修复工作,健全覆盖全社会的信用信息系统,构建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社会信用体系。

26.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运用市场机制盘活存量土地和低效用地。建立健全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构建协调衔接的劳动力、人才流动政策体系和交流合作机制。加强资本要素市场化配置,加快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加强涉企信息整合,搭建银企高效融资对接渠道,推进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加快发展技术要素市场,探索实施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鼓励金融与投资机构为技术转移转化提供融资支持。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探索建立公共数据开放和数据资源有效流动的制度体系,积极发挥社会数据资源价值。健全要素市场运行和监管机制,推动市场化交易平台建设,完善要素交易规则和服务体系,提升监管和服务能力。

27.提升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推动“不见面审批”取得更大成效,持续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打响“镇合意”营商环境品牌。完善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的政策体系,建立规范化机制化政企沟通渠道,增强涉企政策制定的科学性、精准性、有效性。加强和规范事中事后监管,健全审管衔接机制,对新产业新业态实行包容审慎监管。深化政务公开,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完善预算制度,进一步健全政府债务管理制度。深化地方金融体制改革,全面优化金融生态,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推进民生领域改革,持续解决突出民生问题。深化行业协会、商会和中介机构改革。

28.加强改革系统集成。巩固深化改革成果,聚焦基础性和具有重大牵引作用的改革举措,推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加强重大制度创新充分联动和衔接配套,放大改革综合效应。紧盯科技创新、开放合作、绿色转型、城乡融合、社会治理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积极争取、稳妥推进改革试点。尊重和弘扬基层首创精神,支持开展特色化、个性化、集成化改革探索,及时总结推广好经验好做法。

八、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凝聚起实现“十四五”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强大合力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强化争雄、担当、创新、包容意识,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形成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

29.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始终把讲政治摆在首位,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任何时候都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健全维护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的组织制度和组织体系,统筹推进各方面工作。强化党领导经济工作的制度化、法治化、专业化建设,完善党委研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定期分析经济社会形势、研究重大政策举措的工作机制,健全决策咨询机制。教育引导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始终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不懈努力。

30.加强干部队伍和基层组织建设。忠实践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落实新时代好干部标准,坚持正确用人导向,健全选人用人制度体系。持续优化领导班子知识结构和专业结构,着力推进干部队伍能力建设,努力成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行家里手。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完善政绩考核评价体系和奖惩机制。进一步完善综合考核组织体系和制度体系,发挥“三项机制”穿透力引领力,加强对敢担当善作为干部的保护,激励广大干部比学赶超、开拓创新。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选好用好管好带头人。

31.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长期坚持严的主基调,始终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全面压实管党治党责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完善领导班子内部监督制度,破解对一把手监督和同级监督难题。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践行“三严三实”要求,深化作风效能建设,大力实施首问负责制、牵头责任制,坚决消除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现象。持续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切实为基层减负。贯通运用执纪监督“四种形态”,推动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巡察监督等各类监督有机贯通、相互协调。坚持惩治腐败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聚焦群众身边的“微腐败”、深挖各种风险背后的腐败问题,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深入涵养廉洁文化,健全政治生态监测评估工作机制,提高警示教育针对性实效性。

32.集聚众力众智团结奋斗。广泛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凝聚群众参与经济社会发展。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形成分工合作、团结奋进工作格局。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积极为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发挥作用搭建平台,全面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民族、宗教、侨务等政策,做好对台、港澳工作。健全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增强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实效。加强和改进领导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注重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作用。

33.健全规划制定和落实机制。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坚决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和本建议确定的发展战略、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各市、区要从实际出发,制定本地区“十四五”规划。各级各类规划要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全面把握现代化建设内涵要求,系统安排目标任务,确保“十四五”发展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实现“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前景光明。全市上下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信心、奋发作为,在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谱写“镇江很有前途”新篇章中争得更大城市荣光!

来源:镇江日报

编辑:陈路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