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农业“芯片”,如何不再“卡脖子”

2020-12-28 15:30 交汇点  

交汇点讯 “要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立志打一场种业翻身仗。”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解决好种子问题,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首次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层面提到解决种子问题。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关系国家农业产业竞争力。作为粮食大省,江苏如何打好这场“翻身仗”,掌握粮食安全主动权,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卡”在哪里:核心技术创新不足

中国工程院院士、扬州大学教授张洪程告诉记者,在大宗作物方面,我们国家是有优势、有特点的,比如杂交稻处于国际领先地位;但在一些细分领域也有短腿,如果蔬、动物品种方面,多元的、适应社会消费需求的品种和国外还有距离,生猪、蛋鸡等依赖引种,地方畜禽遗传资源受到威胁。

省农科院农经所研究员沈贵银同样表示,在水稻、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里,我们的自主知识产权品种很多,且产量、抗性、品质等各方面都不错,但在蔬菜、水果、畜牧业品种方面还有差距,像现在市场认可度高的阳光玫瑰葡萄、富士苹果、长白猪,大白猪等,都是进口品种。

科技创新结构性失衡现象突出、良种供应保障能力仍显脆弱、市场主体经营融合发展不充分、监管服务能力不足现象明显……省农业农村厅种业管理处处长何旭平直言,我国部分种源能基本自给,但品种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差距,还有个别领域种源基本来自进口:白羽肉鸡祖代种鸡基本从国外进口,甜菜95%的种子从德国、荷兰进口。“我国种业自主创新水平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特别是核心技术创新不足。”何旭平说,跨国种业已进入“常规育种+生物技术+信息化”的育种“4.0时代”,我国仍处在以杂交选育为主的“2.0时代”。

南京理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余俊表示,企业8年前成立科研部,至今已投入种子研发资金3000余万元,在小白菜等蔬菜品种上已经实现进口替代。但公司面临的现实问题是基地土地匮乏,“我们企业在南京,寸土寸金,只能到处找土地,而且现在很多年轻人不愿意呆在农村,我们要下很大功夫留住技术人员。”

在水稻专家、省农科院研粮食作物研究所究员王才林看来,企业是创新的主体,但缺乏人才、缺乏投入,往往导致企业创新能力不足。“要加大产学研融合,把高校、科研院所的育种研发资源引向种业企业,让种业研发实现更好的市场化。对江苏来说,有条件加大对研发关键环节的支持力度,集中优势资源做大做强一到两家种子企业,提高在种子竞争中的话语权。”

江苏努力:提高科技力增强竞争力

“我们有这个能力破解‘卡脖子’。”张洪程表示,要加快对产业发展影响大的品种的科研攻关,将现代生物技术和传统技术相结合。体制机制也要有新的改革,不光在育种方面,种子的繁殖、生产、销售、推广也会反过来推动研发的创新,这方面既要和国际接轨,也要契合我国国情。

省农业农村厅科教处处长姜雪忠介绍,2017年,我省启动实施农业重大新品种创制项目,围绕水稻、小麦、玉米、蔬菜、特色果树、畜禽、水产等领域开展49项重大新品种创制,力争选育一批有良好的市场化前景、在农业生产领域有较好应用的新品种。

通过自主创新,省农科院育成南粳46、南粳9108等优良食味粳稻品种,实现高产与优质的统一,提升我省大米食味品质,打破了长三角地区原有优质稻米靠从东北调运的市场格局,南粳系列品种的市场占有率已超过40%。

“打造优质稻米品牌的关键是抓好三品一标,即选择好品种,通过标准化技术,种出好品质,打造好品牌。”王才林说,在射阳,省农科院与射阳大米集团合作成立了射阳大米产业研究院,射阳大米集团每年拿出专项资金用于支持研究院建设发展,从品种研发、种源繁育、粮食种植、稻渔复合种养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技术合作,通过两年的实施,已经筛选出了射阳大米的专有品种鹤香粳1号,较好地解决了淮北地区稻米产业发展缺乏香型优质品种的困境。射阳大米专用“芯片”诞生,提高了大米的科技含量。

中江种业是全国首批、江苏首家国家级“育繁推一体化”种业企业,总经理蒋红云介绍,2013年,中江种业成立了江苏现代种业发展研究院,为寻求品种创新,积极与专家团队合作、引进育种材料、提升育种水平。为了提高品种的竞争力和市场价值,企业还打通“种子-种植-粮食”产业链条,减少中间环节,优化全程服务,解决农户后顾之忧。在种质资源创新上,增加投入,根据市场需求,有选择性进行种质资源创新。

“江苏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江苏的种业企业南可下,北可上,西可进,东可出。我们采取多作物多区域运作,保证运营安全。”江苏明天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严辉民说,在长江流域,公司主推杂交水稻和常规籼稻;在黄淮海区域,公司有较强竞争力的优势玉米系列品种在运作。通过准确定位公司发展方向,即使在种业寒冬时,也能最小限度受影响,做全做实各类优势作物,做精做细各类核心市场。

各方期盼:加快构建现代种业产业体系

去年,省农业农村厅印发《江苏省乡村振兴科技支撑行动实施方案》,提出要“创制一批突破性重大品种”,加强种质遗传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突破一批育种前沿性应用性关键技术,选育一批优质高产高效、特色专用、广适多抗、适于机械化作业、轻简化栽培的粮油和特粮特经新品种,培育一批优质肉鸡、节粮型蛋鸡、高繁殖力瘦肉型猪以及鸭、鹅、肉羊等优质特色高产高效畜禽新品种等。

这个方向,戳中了市场痛点。“现在同质化品种多,新颖性品种少;高产品种多,优质品种少;传统品种多,特色品种少。”蒋红云说,现行的鼓励企业“商业化育种”政策,因为缺乏具体项目支持,效果不佳。“企业育种投入大,周期长,见效慢。希望扶持我们自建制种基地;因极端气候越来越多,对制种田块也要加大保险政策支持。”

目前,我省种业企业“多、小、散”现象突出,整体实力较弱。沈贵银表示,要推进科研机构与企业深度融合,支持共建高标准实验室、育种研发中心和良繁基地等育种创新平台或成立创新联合体。探索特色良种优先推广或后补助政策,促进品种优质优价,做大规模,增加效益。对科研人员的评价导向也要转变,进行分类考核,一线人员不能只看论文,更要看实际成效。

何旭平透露,我省拟启动玉米、大豆、生猪、奶牛、白羽肉鸡五大种源“卡脖子”攻关计划,支持龙头企业牵头集中力量攻关。同时,加快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商业化育种体系。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完善种业创新保护的正向激励和失信惩戒制度。

在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加强种子库建设方面,我省正推进全面调查收集,查清资源家底;建立完善保护体系,实现应保尽保;强化科学系统管理,确保资源安全;实施精准鉴定评价,挖掘优异种质;深度开发利用,提升育种效能。

“我们将围绕打造千亿级现代种业建设目标,深化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加大新品种创新创制力度,加强种业基地建设,着力推进种业发展从抓种子向抓种子种苗转变、从抓高产向抓高产优质协调转变、从抓品种创制、推广、应用向抓种业产业链延伸转变,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种业产业体系。”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厅长杨时云说。

交汇点记者 吴琼

来源:交汇点

编辑:阿奎

40

交汇点讯 “要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立志打一场种业翻身仗。”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解决好种子问题,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首次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层面提到解决种子问题。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关系国家农业产业竞争力。作为粮食大省,江苏如何打好这场“翻身仗”,掌握粮食安全主动权,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卡”在哪里:核心技术创新不足

中国工程院院士、扬州大学教授张洪程告诉记者,在大宗作物方面,我们国家是有优势、有特点的,比如杂交稻处于国际领先地位;但在一些细分领域也有短腿,如果蔬、动物品种方面,多元的、适应社会消费需求的品种和国外还有距离,生猪、蛋鸡等依赖引种,地方畜禽遗传资源受到威胁。

省农科院农经所研究员沈贵银同样表示,在水稻、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里,我们的自主知识产权品种很多,且产量、抗性、品质等各方面都不错,但在蔬菜、水果、畜牧业品种方面还有差距,像现在市场认可度高的阳光玫瑰葡萄、富士苹果、长白猪,大白猪等,都是进口品种。

科技创新结构性失衡现象突出、良种供应保障能力仍显脆弱、市场主体经营融合发展不充分、监管服务能力不足现象明显……省农业农村厅种业管理处处长何旭平直言,我国部分种源能基本自给,但品种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差距,还有个别领域种源基本来自进口:白羽肉鸡祖代种鸡基本从国外进口,甜菜95%的种子从德国、荷兰进口。“我国种业自主创新水平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特别是核心技术创新不足。”何旭平说,跨国种业已进入“常规育种+生物技术+信息化”的育种“4.0时代”,我国仍处在以杂交选育为主的“2.0时代”。

南京理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余俊表示,企业8年前成立科研部,至今已投入种子研发资金3000余万元,在小白菜等蔬菜品种上已经实现进口替代。但公司面临的现实问题是基地土地匮乏,“我们企业在南京,寸土寸金,只能到处找土地,而且现在很多年轻人不愿意呆在农村,我们要下很大功夫留住技术人员。”

在水稻专家、省农科院研粮食作物研究所究员王才林看来,企业是创新的主体,但缺乏人才、缺乏投入,往往导致企业创新能力不足。“要加大产学研融合,把高校、科研院所的育种研发资源引向种业企业,让种业研发实现更好的市场化。对江苏来说,有条件加大对研发关键环节的支持力度,集中优势资源做大做强一到两家种子企业,提高在种子竞争中的话语权。”

江苏努力:提高科技力增强竞争力

“我们有这个能力破解‘卡脖子’。”张洪程表示,要加快对产业发展影响大的品种的科研攻关,将现代生物技术和传统技术相结合。体制机制也要有新的改革,不光在育种方面,种子的繁殖、生产、销售、推广也会反过来推动研发的创新,这方面既要和国际接轨,也要契合我国国情。

省农业农村厅科教处处长姜雪忠介绍,2017年,我省启动实施农业重大新品种创制项目,围绕水稻、小麦、玉米、蔬菜、特色果树、畜禽、水产等领域开展49项重大新品种创制,力争选育一批有良好的市场化前景、在农业生产领域有较好应用的新品种。

通过自主创新,省农科院育成南粳46、南粳9108等优良食味粳稻品种,实现高产与优质的统一,提升我省大米食味品质,打破了长三角地区原有优质稻米靠从东北调运的市场格局,南粳系列品种的市场占有率已超过40%。

“打造优质稻米品牌的关键是抓好三品一标,即选择好品种,通过标准化技术,种出好品质,打造好品牌。”王才林说,在射阳,省农科院与射阳大米集团合作成立了射阳大米产业研究院,射阳大米集团每年拿出专项资金用于支持研究院建设发展,从品种研发、种源繁育、粮食种植、稻渔复合种养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技术合作,通过两年的实施,已经筛选出了射阳大米的专有品种鹤香粳1号,较好地解决了淮北地区稻米产业发展缺乏香型优质品种的困境。射阳大米专用“芯片”诞生,提高了大米的科技含量。

中江种业是全国首批、江苏首家国家级“育繁推一体化”种业企业,总经理蒋红云介绍,2013年,中江种业成立了江苏现代种业发展研究院,为寻求品种创新,积极与专家团队合作、引进育种材料、提升育种水平。为了提高品种的竞争力和市场价值,企业还打通“种子-种植-粮食”产业链条,减少中间环节,优化全程服务,解决农户后顾之忧。在种质资源创新上,增加投入,根据市场需求,有选择性进行种质资源创新。

“江苏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江苏的种业企业南可下,北可上,西可进,东可出。我们采取多作物多区域运作,保证运营安全。”江苏明天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严辉民说,在长江流域,公司主推杂交水稻和常规籼稻;在黄淮海区域,公司有较强竞争力的优势玉米系列品种在运作。通过准确定位公司发展方向,即使在种业寒冬时,也能最小限度受影响,做全做实各类优势作物,做精做细各类核心市场。

各方期盼:加快构建现代种业产业体系

去年,省农业农村厅印发《江苏省乡村振兴科技支撑行动实施方案》,提出要“创制一批突破性重大品种”,加强种质遗传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突破一批育种前沿性应用性关键技术,选育一批优质高产高效、特色专用、广适多抗、适于机械化作业、轻简化栽培的粮油和特粮特经新品种,培育一批优质肉鸡、节粮型蛋鸡、高繁殖力瘦肉型猪以及鸭、鹅、肉羊等优质特色高产高效畜禽新品种等。

这个方向,戳中了市场痛点。“现在同质化品种多,新颖性品种少;高产品种多,优质品种少;传统品种多,特色品种少。”蒋红云说,现行的鼓励企业“商业化育种”政策,因为缺乏具体项目支持,效果不佳。“企业育种投入大,周期长,见效慢。希望扶持我们自建制种基地;因极端气候越来越多,对制种田块也要加大保险政策支持。”

目前,我省种业企业“多、小、散”现象突出,整体实力较弱。沈贵银表示,要推进科研机构与企业深度融合,支持共建高标准实验室、育种研发中心和良繁基地等育种创新平台或成立创新联合体。探索特色良种优先推广或后补助政策,促进品种优质优价,做大规模,增加效益。对科研人员的评价导向也要转变,进行分类考核,一线人员不能只看论文,更要看实际成效。

何旭平透露,我省拟启动玉米、大豆、生猪、奶牛、白羽肉鸡五大种源“卡脖子”攻关计划,支持龙头企业牵头集中力量攻关。同时,加快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商业化育种体系。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完善种业创新保护的正向激励和失信惩戒制度。

在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加强种子库建设方面,我省正推进全面调查收集,查清资源家底;建立完善保护体系,实现应保尽保;强化科学系统管理,确保资源安全;实施精准鉴定评价,挖掘优异种质;深度开发利用,提升育种效能。

“我们将围绕打造千亿级现代种业建设目标,深化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加大新品种创新创制力度,加强种业基地建设,着力推进种业发展从抓种子向抓种子种苗转变、从抓高产向抓高产优质协调转变、从抓品种创制、推广、应用向抓种业产业链延伸转变,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种业产业体系。”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厅长杨时云说。

交汇点记者 吴琼

来源:交汇点

编辑:阿奎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