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天玺元年(276)六月,已处于风雨飘摇之中的东吴发生了一件大事——京下督孙楷携妻子亲兵数百人投降西晋。
京下督是东吴镇守京口(今江苏镇江)的都督官职。孙权自京口迁都至建业(今江苏南京)后,京口即设京下督镇守,作为都城建业的东南屏障,《太平御览·州郡部》引《吴志》云:“京督所统,蕃卫尤要,是以吴重镇。”
孙楷是接替弟弟孙越出任京下督的,而孙楷的父亲镇北将军孙韶早年间也曾驻守京口,父子三人先后镇守同一城池,堪称一段佳话。身为孙氏宗室又世受重用,孙楷为什么要叛逃敌国呢?事情要从十年前的一场叛乱说起。
吴宝鼎元年(266)冬十月,永安(今浙江德清)有个名叫施但的山贼聚数千人作乱,劫持了吴末帝孙皓同父异母的弟弟永安侯孙谦,抢夺了孙皓父亲吴文帝孙和陵墓上的鼓吹曲盖,一路杀向建业。不过孙皓此前已经迁都武昌,留守建业的御史大夫丁固、右将军诸葛靓与乱贼战于牛屯。牛屯位于建业东南,《资治通鉴》胡三省注:“据《吴历》,牛屯去建业城二十一里。”一番大战后,施但败走,孙谦自杀。
叛乱虽然平息,但有人却在孙皓面前说孙楷的坏话,说他身为京下督,离建业如此之近,却不及时出兵讨伐乱贼,是心怀两端的表现,孙皓为此屡次三番派人谴诘孙楷。由于孙皓平素骄盈暴虐,因此孙楷十分惶恐。天玺元年,孙皓突然召孙楷出任宫下镇骠骑将军,孙楷深恐此番调职暗藏加害之意,遂下决心叛逃。
此前建衡二年(270),已有一位孙氏宗室子弟孙秀逃往西晋。孙秀是孙权弟弟孙匡的孙子,也就是孙皓的堂兄弟,时任前将军、夏口督。
孙楷与孙秀的相继叛逃,说明孙皓的统治已经失去人心,东吴政权灭亡的丧钟隐然敲响。果然,孙楷降晋后的第四年,晋太康元年(280)三月,西晋大将王濬率水师从长江上游顺流而下,一举攻破建业,孙皓出降,东吴灭亡,三国时代就此终结。
来源:镇江市社科联
编辑:方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