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江苏镇江白兔镇:为脱贫致富把脉开方

2020-12-03 09:29

今日镇江讯   碧绿的草坪在寒风里里盎然生长,贫困村的收入稳了;鲜红的草莓一棵棵挂在高架上令人垂涎,建档立卡户笑逐颜开;葡萄架下是满满的有机肥,孕育着来年的“好收成”。冬日的白兔镇,处处透着生机,泛着活力。农业产业在这里不看天气,看“人气”,为白兔镇书写产业脱贫到产业富民的故事谱写了厚厚的序章。

张奎峰的田间课堂

草坪解困,增收有望

初冬时节,乡野的寒风威力日盛,枯黄的落叶随处可见。但在句容市白兔镇西井村,记者看到的却是另一副模样,碧绿的嫩草长在沙坪上,一个个黑色的水喷头有序排布,若不是透着瑟瑟寒意的凉风,还以为回到了春季的乡野之中。

“这是我们村里2018年引进的扶贫项目,通过与南农大草业研究所合作,投入200万元建成百亩草坪基地,当年就增加了12万元的集体经营性收入,2019年涨至18万元,为村集体达标和建档立卡户的脱贫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村工作人员黄再红说,村里有34个建档立卡户,通过项目实施,带动了其中40人就业。“今年,村里将这一项目以承租的形式转包了出去,每年可以稳定获得20多万元的收入。”

范亚君的草莓苗繁育大棚

设施助力,脱贫有戏

如果草坪脱贫是白兔的“个例”,那应时鲜果产业帮扶就是这里的“主角”,脱贫增收的重任大半都落在其上。2019年,白兔镇先后建成69800平方米草莓大棚,为经济薄弱村增收、贫困户持续稳定造血打好基础。

在白兔镇白兔村,两栋连栋大棚紧靠在一起,大棚顶上挂着人社扶贫示范基地几个大字。大棚的负责人——今年40岁的返乡创业者戴志雨正在棚中劳作。多年从事草莓种植的他,既是这里的负责人,也是被帮扶农户的“师傅”。“今年7月,我来到这里指导建档立卡户栽种草莓。两个大棚有5亩,其中3亩是3名建档立卡户自己种植的。”戴志雨说,通过一对一的指导,加上管理和销售上的跟踪帮扶,做到“扶上马、送一程”,让3名农户熟悉掌握整个流程技术,真正做到持续稳定的脱贫。

与扶贫基地一路之隔的3栋连栋大棚,也是去年新建成的大棚项目。刚刚评上镇江市2020年度“十佳”农民的范亚君是这几栋大棚的租赁者,从2019年9月入驻至今,这里已产出45万株草莓苗。“通过租赁村里的大棚,我拥有了设施育苗的稳定场所,可以四季不断地向本地以及外地供应采用脱毒种苗,基质配方培育,品质稳定可控的绿色优质草莓苗。同时,基地常年雇佣本地贫困户5人,多的时候雇佣20人,为他们的增收提供助力。”

纪荣喜草莓大棚里已经有草莓了

示范引领,富民有力

产业脱贫有序推进,产业富民成果喜人。在全国劳模纪荣喜的草莓基地,一处连栋大棚内已有鲜红的草莓挂在高架两边,长势喜人。“这两亩地的草莓从11月8日就开始陆续成熟上市,比往年提早了1个月,抢占了市场先机,卖出了每公斤240元的好价钱。”纪荣喜说,能够实现提前上市,关键是用了“低温”技术。在草莓苗移栽前20天,通过反复低温处理,促进草莓苗提早完成花芽分化,实现了提早挂果、提前上市。“目前,这个大棚已实现效益7000多元,等到12月中下旬采用常规技术种植的草莓上市时,这片草莓就已完成了第一轮销售,亩均多收1.5万元不成问题。”

技术变革带来增收有道,观念更新同样能实现领先发展。获得2020年度镇江市“十佳”农民总分第一的致富果园专业合作社张奎峰就是观念更新的受益者。“以前,我都是考虑用什么药最好,现在是研究怎么让果树不生病。观念的转变,带来的是更好的品种、更优的价格、更丰厚的收益。”张奎峰说,在他的果园里,5年未使用化学除草剂和化学肥料,土壤肥力和安全性得到保障。“同时,我这里还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开办了田间课堂,2019年接待了8000多名农民参加培训,今年疫情影响下还接待了5000人。”

西井村的草坪

主动作为,强镇有底

“白兔镇是以草莓、葡萄等应时鲜果为主导产业,规模面积达3.3万亩,镇里投入资金,建设连栋、单栋大棚租赁给企业、莓农和建档立卡户种植。”白兔镇扶贫办主任王成告诉记者,通过推广产业富民、兴村、强镇的带动模式,2019年,白兔镇居民人均收入达32000元。而产业园区的人均收入达3.8万元,比非种植果品的农民收入高出不少,经济效益明显。同时,镇里先后投建52个公益性项目,集中在道路修整、路灯亮化、文化广场、党群服务中心等项目建设,使得村民生活质量显著改善和提高。“此外,白兔镇还利用草莓特色产业优势,将草莓苗免费送到和句容市结对帮扶的陕西省蒲城县,在当地繁殖种苗并栽种,去年为当地增收60万元。”

据了解,新一轮脱贫攻坚战以来,全市共建设扶贫项目427个,往年项目已全部完工,2019年产生经济收益2400多万元,2020年项目今年底前可全部完工,预计可产生收益327万元。实行产业扶贫项目和贫困群众利益联结机制,确保部分村集体收益用于贫困户帮扶,促进贫困群众增收。(全媒体记者 周迎)

编辑:何冰


60

今日镇江讯   碧绿的草坪在寒风里里盎然生长,贫困村的收入稳了;鲜红的草莓一棵棵挂在高架上令人垂涎,建档立卡户笑逐颜开;葡萄架下是满满的有机肥,孕育着来年的“好收成”。冬日的白兔镇,处处透着生机,泛着活力。农业产业在这里不看天气,看“人气”,为白兔镇书写产业脱贫到产业富民的故事谱写了厚厚的序章。

张奎峰的田间课堂

草坪解困,增收有望

初冬时节,乡野的寒风威力日盛,枯黄的落叶随处可见。但在句容市白兔镇西井村,记者看到的却是另一副模样,碧绿的嫩草长在沙坪上,一个个黑色的水喷头有序排布,若不是透着瑟瑟寒意的凉风,还以为回到了春季的乡野之中。

“这是我们村里2018年引进的扶贫项目,通过与南农大草业研究所合作,投入200万元建成百亩草坪基地,当年就增加了12万元的集体经营性收入,2019年涨至18万元,为村集体达标和建档立卡户的脱贫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村工作人员黄再红说,村里有34个建档立卡户,通过项目实施,带动了其中40人就业。“今年,村里将这一项目以承租的形式转包了出去,每年可以稳定获得20多万元的收入。”

范亚君的草莓苗繁育大棚

设施助力,脱贫有戏

如果草坪脱贫是白兔的“个例”,那应时鲜果产业帮扶就是这里的“主角”,脱贫增收的重任大半都落在其上。2019年,白兔镇先后建成69800平方米草莓大棚,为经济薄弱村增收、贫困户持续稳定造血打好基础。

在白兔镇白兔村,两栋连栋大棚紧靠在一起,大棚顶上挂着人社扶贫示范基地几个大字。大棚的负责人——今年40岁的返乡创业者戴志雨正在棚中劳作。多年从事草莓种植的他,既是这里的负责人,也是被帮扶农户的“师傅”。“今年7月,我来到这里指导建档立卡户栽种草莓。两个大棚有5亩,其中3亩是3名建档立卡户自己种植的。”戴志雨说,通过一对一的指导,加上管理和销售上的跟踪帮扶,做到“扶上马、送一程”,让3名农户熟悉掌握整个流程技术,真正做到持续稳定的脱贫。

与扶贫基地一路之隔的3栋连栋大棚,也是去年新建成的大棚项目。刚刚评上镇江市2020年度“十佳”农民的范亚君是这几栋大棚的租赁者,从2019年9月入驻至今,这里已产出45万株草莓苗。“通过租赁村里的大棚,我拥有了设施育苗的稳定场所,可以四季不断地向本地以及外地供应采用脱毒种苗,基质配方培育,品质稳定可控的绿色优质草莓苗。同时,基地常年雇佣本地贫困户5人,多的时候雇佣20人,为他们的增收提供助力。”

纪荣喜草莓大棚里已经有草莓了

示范引领,富民有力

产业脱贫有序推进,产业富民成果喜人。在全国劳模纪荣喜的草莓基地,一处连栋大棚内已有鲜红的草莓挂在高架两边,长势喜人。“这两亩地的草莓从11月8日就开始陆续成熟上市,比往年提早了1个月,抢占了市场先机,卖出了每公斤240元的好价钱。”纪荣喜说,能够实现提前上市,关键是用了“低温”技术。在草莓苗移栽前20天,通过反复低温处理,促进草莓苗提早完成花芽分化,实现了提早挂果、提前上市。“目前,这个大棚已实现效益7000多元,等到12月中下旬采用常规技术种植的草莓上市时,这片草莓就已完成了第一轮销售,亩均多收1.5万元不成问题。”

技术变革带来增收有道,观念更新同样能实现领先发展。获得2020年度镇江市“十佳”农民总分第一的致富果园专业合作社张奎峰就是观念更新的受益者。“以前,我都是考虑用什么药最好,现在是研究怎么让果树不生病。观念的转变,带来的是更好的品种、更优的价格、更丰厚的收益。”张奎峰说,在他的果园里,5年未使用化学除草剂和化学肥料,土壤肥力和安全性得到保障。“同时,我这里还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开办了田间课堂,2019年接待了8000多名农民参加培训,今年疫情影响下还接待了5000人。”

西井村的草坪

主动作为,强镇有底

“白兔镇是以草莓、葡萄等应时鲜果为主导产业,规模面积达3.3万亩,镇里投入资金,建设连栋、单栋大棚租赁给企业、莓农和建档立卡户种植。”白兔镇扶贫办主任王成告诉记者,通过推广产业富民、兴村、强镇的带动模式,2019年,白兔镇居民人均收入达32000元。而产业园区的人均收入达3.8万元,比非种植果品的农民收入高出不少,经济效益明显。同时,镇里先后投建52个公益性项目,集中在道路修整、路灯亮化、文化广场、党群服务中心等项目建设,使得村民生活质量显著改善和提高。“此外,白兔镇还利用草莓特色产业优势,将草莓苗免费送到和句容市结对帮扶的陕西省蒲城县,在当地繁殖种苗并栽种,去年为当地增收60万元。”

据了解,新一轮脱贫攻坚战以来,全市共建设扶贫项目427个,往年项目已全部完工,2019年产生经济收益2400多万元,2020年项目今年底前可全部完工,预计可产生收益327万元。实行产业扶贫项目和贫困群众利益联结机制,确保部分村集体收益用于贫困户帮扶,促进贫困群众增收。(全媒体记者 周迎)

编辑:何冰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