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府井大街位于北京市东城区,街道全长1818米。像埃菲尔铁塔和香榭丽舍大道一样,王府井大街早已经名声在外了。对于众多的国人来说,到北京一趟,逛王府井和爬长城一样,是必不可少的日程。许多人刚听到王府井这个名字时往往会有些奇怪:哪家王府的井这么有名?
王府井大街本名“十王府街”,亦称“王府街”。明代这条街上有10座王府、3座公主府。清依明制,亦在此街上建王府。据古建筑学家朱启钤回忆,以豫王多铎(1614-1649,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五子)府最大,今协和医院不过是其中一部分,连帅府园箭厂当年也包括在其中,乃王府卫队的操练场。多铎战功卓著,是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地位特别尊崇,故清代多称此街为“王府街”。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重新厘定地名,因街的南端有一甜水井,故与王府合称,改名为“王府井”。
据光绪十一年(1885)《京师坊巷志稿》记载,当时北京内外城共有1258口井,绝大多数是苦水井,做饭不香,洗衣服不干净,洗头发黏手。甜水井是稀缺资源,故名声特别响亮。王府与井并称,这就标明了街道首尾的标志性建筑,根据清代地图,此井为该街唯一的一眼井。
王府井的繁华,得益于老东安市场,那里原本是明代一座王府,清初封给吴三桂,改称“平西王府”。“三藩之乱”后,王府改成神机营的操场。清初内城为八旗驻扎,不允许汉人居住,一直少有买卖,但末期东交民巷使馆区已成国中之国,清政府禁令事实上已经失效。
1903年,经善耆、那桐奏请,慈禧批准,废弃已久的神机营操场被迫开放给游商,一举打破了老城区原有的宁静。由于顾客密集,距离适宜,各国商号也来此街经营,王府井商业街迅速走向繁荣。
有趣的是,王府井大街还有一个英文名,叫“莫理循大街”。
1949年之前,王府井大街南口的墙上,镶嵌着“Morrison Street—莫理循大街”的英文路牌。莫理循(1862-1920),澳大利亚出生的苏格兰人。1887年毕业于爱丁堡大学医科,1894年,他游历中国南方,一年后,其游记《一个澳大利亚人在中国》在英国出版,因为这本书,他被英国《泰晤士报》赏识,聘为驻中国记者,1897年到达北京,开始了长达17年的记者生涯。
莫理循在王府井大街上住了很多年,由于他在西方知名度很高,当时外国人记不住“王府井”这么复杂的中文名字,故在地图上标为“莫理循大街”。
来源:镇江市社科联
编辑:邓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