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牧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是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战略任务,也是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职责。在维护国家安全、做好重大风险防控工作中,如何进一步加强保密安全防范,更好发挥保密管理的基础性保障作用,任务紧迫,意义重大。
保密管理对于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特殊意义
首先,保密纪律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过程中必须认真把握的一项政治要求。习总书记指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是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的政治职责,大家要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将“不准泄露党和国家秘密”确定为一项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守保密纪律、落实保密责任,是各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过程中必须认真履行的政治责任和政治规矩。同时,更应看到,有些领导干部正是由于保密纪律松懈、保密规矩淡薄,才发生了“拱手送密”甚至“资敌卖密”的极端事件,严重损害国家安全,造成不可挽回的影响。
其次,保密安全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工作中必须把握的一条底线红线。从总体国家安全的大视角看,无论是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国土安全,还是科技安全、网络安全、社会安全,保密安全都贯穿其中。在国际斗争领域,保密安全防线的失守,意味着国家利益的重大损失。即使在处理和防范化解群体性事件等人民内部矛盾时,也有内外有别、保守秘密的要求,稍有疏忽就会诱发新“次生风险”,造成更加被动的局面。
再次,保密能力是防范重大风险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能力。在网络化、信息化条件下,网络空间已经成为“泄密与反泄密、窃密与防窃密”斗争的主阵地和发生失泄密事件的“重灾区”。有敌对势力对我持续开展网络攻击,盗取大量债务、疫情等经济民生数据;有的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缺乏基本的网络防护意识和能力,信息公开审查不严,使用互联网传递敏感风险化解信息,造成严重后果。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中的保密安全隐患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重点领域和重大风险防控中的保密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中央保密委也多次就疫情防控、网络安全等领域的保密管理提出具体要求。但从实际情况看,形势依然不容乐观。特别是在重大安全风险防控领域、重大事件应急处置等方面,还存在不同程度的保密安全漏洞,有的已经造成了重大危害。就其特点主要有三个方面。
隐患之一:体系不完整、责任不到位,存在“无人管”的情况。“党管保密”是我党保密工作的优良传统和组织优势,也是保密工作的基本原则,各级党委(党组)及基层党组织是落实党管保密的责任主体。但从我市各有关单位的情况看,在一些风险防控任务比较重的单位,有的还没有引起高度重视,保密管理责任体系还没有形成;有些基层单位,在风险防控中还存在有责任不落实、有制度无人抓的“空白”地带。
隐患之二:机制不健全、合力不到位,存在“两张皮”的现象。“业务工作谁主管,保密管理谁负责”是日常保密工作的基本要求。但从风险防控的实际情况看,重业务、轻安全“两张皮”的现象还十分突出。很多风险防范化解专项工作都在“领导小组”“工作专班”等议事协调机构的统筹下实施的,客观上存在相互脱节的现象。有的虽以某一单为主体,但与具体业务工作结合得不紧,在涉密载体管理、信息公开审查等环节缺乏刚性约束,不能做到保密管理“天衣无缝”。
隐患之三:能力有欠缺、保障不到位,存在“防范难”的问题。保密工作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特别是在信息化条件下的保密安全防范,需要高度的保密意识和较专业的保密防范常识。但目前在这方面还有很多不足。有的对涉密岗位和涉密人员界定不准,入岗入职、离岗离职管理不严;有的单位涉密网络自监管不到位,安全运行存在漏洞;有的涉密载体管理还没有实现“全周期”,失泄密风险依然存在。
加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工作中保密管理的几点建议
保密工作要坚持“党管保密”“依法治密”基本原则,做到与业务工作同规划、同部署、同考核。结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各项具体工作和我市实际,笔者认为需在四个方面进一步强化。
强化问题导向,做到防范在先。各级各单位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隐患工作中,一定要增强保密意识,将保密安全作为一条安全底线贯穿其中。要坚持预防在先,进一步梳理风险防控重点环节中的保密隐患,落实保密管理要求,坚决守住不发生失泄密事件、引发“次生风险”的底线。
强化责任落实,形成工作合力。要进一步夯实风险防控中的保密责任,明确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具体负责同志的具体责任。对于特别重要、专业的领域,要设立专门保密管理小组,对于涉及面广、参与部门多的领域,要设立有保密管理部门参与的保密协作小组,及时研判保密风险隐患,处理好公开与保密的关系,落实相关单位的职责任务,形成保密管理合力。
强化教育培训,提升保密能力。要全方位、多层次开展保密教育培训,切实提升风险防控领域各级领导、涉密人员、保密管理人员的保密意识和保密能力。要注重专业力量建设,强化在网络安全、技术防护等方面的力量支撑。要有针对性地强化软硬件方面的保障,配备应有的保密防护设施。一定要将业务培训与保密培训结合起来,提升各个环节工作人员的保密管理和防控能力。
加强检查督查,杜绝安全隐患。保密管理部门在风险防控工作中要发挥好专业的服务指导作用,及时帮助相关单位和协调机构建立更加完善的保密管理体系,开展必要的专项检查,及时堵塞保密漏洞,消除风险隐患。要根据全市风险化解工作的实际需要,结合风险化解“四项机制”的建立和推进,将保密管理服务落到一线、落到实处,坚决消除各类保密安全隐患。
(作者系市委办公室副主任、市国家保密局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