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说一说,数字里的书声——“十三五”时期全民阅读工作综述

2020-10-28 17:30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记者 韩寒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一个热爱读书、勤奋学习的民族。中国人历来就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传统。

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对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各部门积极开展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阅读推广工作,阅读理念渐入人心,书香氛围日益浓厚,全民阅读蔚然成风。

破81%,国民阅读率持续攀升

“我到农村插队后,给自己定了一个座右铭,先从修身开始。一物不知,深以为耻,便求知若渴。上山放羊,我揣着书,把羊圈在山坡上,就开始看书……”“读书、修身、立德,不仅是立身之本,更是从政之基”,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不同场合多次谈起自己的阅读经历,并强调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

全民阅读,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关切。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开展全民阅读活动”。

2014年以来,“倡导全民阅读”连续7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2016年,“十三五”规划纲要发布,提出“推动全民阅读”。

2017~201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相继出台,均明确提出推动和保障全民阅读。

不断攀升的全民阅读率,证明了阅读推广工作的有效。

据统计,“十三五”初期,我国成年国民包括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在内的综合阅读率为79.9%,其中图书阅读率为58.4%,数字化阅读接触率为64.0%。至“十三五”末,综合阅读率为81.1%,上升1.2个百分点;成年人图书阅读率为59.3%,上升0.9个百分点;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为79.3%,上升15.3个百分点。

国民阅读率的提升,有赖于出版界优质内容的供给。五年来,出版界坚持把多出好书、多出精品力作作为自己的职责与使命。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道路自信:中国为什么能》《国家相册》等一大批弘扬民族精神、讲好中国故事的优秀作品,引人瞩目。

《中国三十大发明》《影响未来的新科技产业》《中国古代纪时考》等一大批反映各领域各学科最新成果的研究著作,开花结果。

《奇妙量子世界》《马克思画传》《建筑的意境》等一大批弘扬科学精神、普及各方知识的健康读物,广泛流布。

《点亮小橘灯》《花儿与歌声》《焰火》等一大批教育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少儿读物,导向光明。

《人世间》《牵风记》《北上》等一大批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沁人心田。

出版主管部门组织实施了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优秀通俗理论读物出版工程、优秀原创文学出版工程、优秀青少年读物出版工程等,引导和鼓励出版单位推出更多精品力作,更好地满足读者的高品质阅读需求。

达58万,村村有了书屋

暮春时节,草长莺飞,是读书的好时光。

每年的世界读书日,“书香中国”全民阅读系列活动准时与读者相见。以这一活动为引导,全国各地一批品牌读书活动成长起来。

2020年4月23日,北京书香家庭代表,以一场《时光里的阅读者》朗诵,拉开了“北京阅读季”的帷幕。这一阅读季已连续举办十届,参与人从北京一个区域书市的读者,扩大到全网上亿网民。

2020年8月12日,上海书展暨“书香中国·上海周”开幕。云集的中外作者,为读者带来思想的盛筵。文学、出版、旅游的融合,让城市更有书香气,也让书香更有烟火气。

“书香荆楚·文化湖北”“南国书香节”“书香八闽”“三秦书月”“深圳读书月”……“十三五”期间,全国所有省(区、市)都有了省级阅读品牌,80%以上的县(区)有了阅读推广活动。越来越多国人参与进来,感受一缕缕书香。

书声出茅庐,文气满郊墟。读书,不应只局限于城市。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公共图书馆、农家书屋、社区书屋、职工书屋、乡镇综合文化站、实体书店、阅报栏等全民阅读基础设施规模、数量不断增加,内容资源和设备不断升级,阅读公共服务网络初具规模。

“十三五”期间,通过实施农家书屋工程,全国所有有条件的行政村都建设了农家书屋,目前共有58万余个,基本上实现了“村村有书屋”,解决农民“读书难、看报难”的问题。依托不断完善的基础设施网络,全民阅读工作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军营、进网络,由城市向农村、由沿海、发达地区向内陆城市、偏远山区扩展延伸。

在东部沿海,在西部边陲,在北国极地,在南疆岛屿……58万余个农家书屋,枕着乡土大地,成为农民心灵的慰藉、农村精神的家园。

4.7亿,数字阅读用户广泛

还记得吗?那个爱读书、给东莞图书馆写下“万般不舍”“生活所迫”“余生永不忘”留言的务工人员吴桂春,感动了无数人。

东莞图书馆联系当地帮助寻找工作,让他能留在东莞继续读书的“操作”,也温暖了无数人。

推广阅读,终究是为了人而服务。

“十三五”期间,各地各部门高度重视未成年人、老年人、外来务工人员以及有特殊阅读需求的人群,从设施建设、内容资源、特殊服务等方面不断加以针对性地推进改善。

全国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发布,全国家庭亲子阅读优秀书目推荐工作进行,积极引导儿童通过阅读陶冶情操、塑造品格、提升素养,从小培养良好阅读习惯。

盲文出版工程的推进实施,向盲人提供大量优质数字有声读物、电子盲文和定制化、持续性知识文化服务,配送近20万台智能听书机至400家图书馆。

服务老年读者的银龄书院、服务外来务工人员的E阅读等,建立起为重点特殊群体开展阅读服务的渠道,逐步补齐书香社会建设的“短板”。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阅读、手机阅读及移动有声听书成为深受读者喜爱的新型阅读方式。《2019年度中国数字阅读白皮书》显示,数字阅读用户总量达4.7亿。

为适应阅读新趋势的发展,各地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数字阅读推广活动,覆盖更广泛的人群。中国数字阅读大会、中国网络文学+大会等,通过创新阅读形式和传播形式,吸引越来越多的读者、网民参与。全国有声读物精品出版工程、数字出版精品遴选计划等实施,把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优秀新型出版物推介给群众,让有创意、有创新的优质数字出版内容“飞入寻常百姓家”。

推广全民阅读,非一时应景,更需多方努力,构建长效机制,久久为功。

“十三五”以来,多地制定全民阅读的中长期规划,如湖北省全面实施《全民阅读三年行动计划》,内蒙古自治区印发《内蒙古自治区全民阅读中长期规划(2016—2025)》,四川省印发《四川省“十三五”时期全民阅读规划》,海南省印发《海南省全民阅读中长期规划(2016—2025年)》,福建省印发《福建省全民阅读2017—2020年发展规划》,重庆市出台《重庆市“十三五”时期全民阅读规划纲要》,江西省印发《江西省推进全民阅读行动计划(2017年—2020年)》等,为全民阅读提供了制度保障。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在“十三五”完美收官,“十四五”徐徐开启之际,读书,这一对一个人一生而言,不可或缺的文化生活与精神存在方式,在浩荡时代之风的吹拂下,历久又弥新。

《光明日报》( 2020年10月28日 01版)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编辑:阿奎

44

光明日报记者 韩寒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一个热爱读书、勤奋学习的民族。中国人历来就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传统。

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对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各部门积极开展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阅读推广工作,阅读理念渐入人心,书香氛围日益浓厚,全民阅读蔚然成风。

破81%,国民阅读率持续攀升

“我到农村插队后,给自己定了一个座右铭,先从修身开始。一物不知,深以为耻,便求知若渴。上山放羊,我揣着书,把羊圈在山坡上,就开始看书……”“读书、修身、立德,不仅是立身之本,更是从政之基”,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不同场合多次谈起自己的阅读经历,并强调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

全民阅读,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关切。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开展全民阅读活动”。

2014年以来,“倡导全民阅读”连续7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2016年,“十三五”规划纲要发布,提出“推动全民阅读”。

2017~201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相继出台,均明确提出推动和保障全民阅读。

不断攀升的全民阅读率,证明了阅读推广工作的有效。

据统计,“十三五”初期,我国成年国民包括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在内的综合阅读率为79.9%,其中图书阅读率为58.4%,数字化阅读接触率为64.0%。至“十三五”末,综合阅读率为81.1%,上升1.2个百分点;成年人图书阅读率为59.3%,上升0.9个百分点;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为79.3%,上升15.3个百分点。

国民阅读率的提升,有赖于出版界优质内容的供给。五年来,出版界坚持把多出好书、多出精品力作作为自己的职责与使命。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道路自信:中国为什么能》《国家相册》等一大批弘扬民族精神、讲好中国故事的优秀作品,引人瞩目。

《中国三十大发明》《影响未来的新科技产业》《中国古代纪时考》等一大批反映各领域各学科最新成果的研究著作,开花结果。

《奇妙量子世界》《马克思画传》《建筑的意境》等一大批弘扬科学精神、普及各方知识的健康读物,广泛流布。

《点亮小橘灯》《花儿与歌声》《焰火》等一大批教育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少儿读物,导向光明。

《人世间》《牵风记》《北上》等一大批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沁人心田。

出版主管部门组织实施了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优秀通俗理论读物出版工程、优秀原创文学出版工程、优秀青少年读物出版工程等,引导和鼓励出版单位推出更多精品力作,更好地满足读者的高品质阅读需求。

达58万,村村有了书屋

暮春时节,草长莺飞,是读书的好时光。

每年的世界读书日,“书香中国”全民阅读系列活动准时与读者相见。以这一活动为引导,全国各地一批品牌读书活动成长起来。

2020年4月23日,北京书香家庭代表,以一场《时光里的阅读者》朗诵,拉开了“北京阅读季”的帷幕。这一阅读季已连续举办十届,参与人从北京一个区域书市的读者,扩大到全网上亿网民。

2020年8月12日,上海书展暨“书香中国·上海周”开幕。云集的中外作者,为读者带来思想的盛筵。文学、出版、旅游的融合,让城市更有书香气,也让书香更有烟火气。

“书香荆楚·文化湖北”“南国书香节”“书香八闽”“三秦书月”“深圳读书月”……“十三五”期间,全国所有省(区、市)都有了省级阅读品牌,80%以上的县(区)有了阅读推广活动。越来越多国人参与进来,感受一缕缕书香。

书声出茅庐,文气满郊墟。读书,不应只局限于城市。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公共图书馆、农家书屋、社区书屋、职工书屋、乡镇综合文化站、实体书店、阅报栏等全民阅读基础设施规模、数量不断增加,内容资源和设备不断升级,阅读公共服务网络初具规模。

“十三五”期间,通过实施农家书屋工程,全国所有有条件的行政村都建设了农家书屋,目前共有58万余个,基本上实现了“村村有书屋”,解决农民“读书难、看报难”的问题。依托不断完善的基础设施网络,全民阅读工作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军营、进网络,由城市向农村、由沿海、发达地区向内陆城市、偏远山区扩展延伸。

在东部沿海,在西部边陲,在北国极地,在南疆岛屿……58万余个农家书屋,枕着乡土大地,成为农民心灵的慰藉、农村精神的家园。

4.7亿,数字阅读用户广泛

还记得吗?那个爱读书、给东莞图书馆写下“万般不舍”“生活所迫”“余生永不忘”留言的务工人员吴桂春,感动了无数人。

东莞图书馆联系当地帮助寻找工作,让他能留在东莞继续读书的“操作”,也温暖了无数人。

推广阅读,终究是为了人而服务。

“十三五”期间,各地各部门高度重视未成年人、老年人、外来务工人员以及有特殊阅读需求的人群,从设施建设、内容资源、特殊服务等方面不断加以针对性地推进改善。

全国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发布,全国家庭亲子阅读优秀书目推荐工作进行,积极引导儿童通过阅读陶冶情操、塑造品格、提升素养,从小培养良好阅读习惯。

盲文出版工程的推进实施,向盲人提供大量优质数字有声读物、电子盲文和定制化、持续性知识文化服务,配送近20万台智能听书机至400家图书馆。

服务老年读者的银龄书院、服务外来务工人员的E阅读等,建立起为重点特殊群体开展阅读服务的渠道,逐步补齐书香社会建设的“短板”。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阅读、手机阅读及移动有声听书成为深受读者喜爱的新型阅读方式。《2019年度中国数字阅读白皮书》显示,数字阅读用户总量达4.7亿。

为适应阅读新趋势的发展,各地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数字阅读推广活动,覆盖更广泛的人群。中国数字阅读大会、中国网络文学+大会等,通过创新阅读形式和传播形式,吸引越来越多的读者、网民参与。全国有声读物精品出版工程、数字出版精品遴选计划等实施,把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优秀新型出版物推介给群众,让有创意、有创新的优质数字出版内容“飞入寻常百姓家”。

推广全民阅读,非一时应景,更需多方努力,构建长效机制,久久为功。

“十三五”以来,多地制定全民阅读的中长期规划,如湖北省全面实施《全民阅读三年行动计划》,内蒙古自治区印发《内蒙古自治区全民阅读中长期规划(2016—2025)》,四川省印发《四川省“十三五”时期全民阅读规划》,海南省印发《海南省全民阅读中长期规划(2016—2025年)》,福建省印发《福建省全民阅读2017—2020年发展规划》,重庆市出台《重庆市“十三五”时期全民阅读规划纲要》,江西省印发《江西省推进全民阅读行动计划(2017年—2020年)》等,为全民阅读提供了制度保障。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在“十三五”完美收官,“十四五”徐徐开启之际,读书,这一对一个人一生而言,不可或缺的文化生活与精神存在方式,在浩荡时代之风的吹拂下,历久又弥新。

《光明日报》( 2020年10月28日 01版)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编辑:阿奎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